第335章文化传承与教育新篇(第2页)
王老师也满怀期待地说:“是啊,方村长。要是能得到教育帮扶,咱们学校的孩子们就能接触到更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对他们的成长太重要了。”
方大海拍了拍赵大爷和王老师的肩膀,说:“这是咱们共同的心愿。赵大爷,您先说说咱们村文化传承方面最需要哪些支持?王老师,您也讲讲学校目前最迫切的需求。”
赵大爷想了想,说:“方村长,我觉得首先得请一些专业的非遗传承人来村里,给年轻人传授手艺。另外,还得建一个专门的文化传承工作室,把咱们的老物件、老手艺都展示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
王老师接着说:“方村长,咱们学校最缺的是多媒体教学设备,像投影仪、电脑这些。有了这些设备,就能开展更丰富的教学活动了。另外,还希望能有城里的优秀教师来给我们做培训,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方大海认真地记录着,然后说:“行,咱们就按照这个方向跟市里沟通。赵大爷,您先列一个文化传承的详细计划;王老师,您也准备一份学校的需求清单,我尽快提交给市里。”
接下来的日子里,方大海和赵大爷、王老师频繁与市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方大海亲自跑到市里,向领导们详细介绍杏林村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现状,表达了村民们对文化传承和教育提升的迫切需求。
在申请过程中,同样遇到了一些困难。
其他村子也在积极争取这个项目,竞争十分激烈。
而且,市里的资源有限,在分配上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方大海没有退缩,他四处收集杏林村的文化资料和教育成果,整理成精美的宣传册,向市里展示杏林村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
同时,他还发动村里的文化爱好者和学生家长,通过他们的力量,为杏林村争取更多的支持。
经过一番不懈的努力,杏林村终于成功申请到了文化下乡和教育帮扶项目。
不久后,一批崭新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运到了村里的学校,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等应有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