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秦寡妇名声臭了!问风33
第335章文化传承与教育新篇
寒冬时节,杏林村被一层薄薄的白雪覆盖,宛如一幅宁静的水墨画。
村里的各项事业在方大海的带领下稳步推进,然而,他的心中始终惦记着两件至关重要的事情:乡村文化的传承与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方大海深知,文化是一个乡村的灵魂,而教育则是乡村未来的希望。
在一个暖阳初升的清晨,方大海坐在自家小院里,看着屋檐下悬挂的冰溜子,陷入了沉思。
燕子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水走了过来,轻轻放在桌上,关切地问:“大海,又在想村里的事儿呢?”
方大海抬起头,握住燕子的手说:“是啊,燕子。你看咱们村现在物质生活越来越好,可文化和教育方面还得加把劲。咱们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失传,也不能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
燕子点了点头,说:“你说得对,大海。咱村那些古老的手艺,像剪纸、刺绣,现在年轻人都不太愿意学了。还有学校,虽然条件比以前好了些,但教学质量和城里比,还是有差距。”
正说着,小虎走进院子,手里拿着一叠资料,兴奋地说:“方村长,燕子姐,我打听到一个消息。市里有个文化下乡和教育帮扶的联合项目,专门针对咱们这些农村,既能帮助传承文化,又能提升教育水平呢!”
方大海眼睛一亮,连忙接过资料,仔细翻阅起来,脸上渐渐露出了欣喜的笑容:“太好了,小虎,这可真是及时雨啊!你赶紧去把村里文化站的赵大爷和学校的王老师叫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不一会儿,赵大爷和王老师来到了方大海家。
赵大爷在村里文化站工作多年,对村里的传统文化了如指掌;王老师则是村里学校的骨干教师,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
方大海把市里的项目跟他们详细说了一遍,赵大爷激动得双手颤抖,说:“方村长,这可太好了!咱们村的剪纸和刺绣,可都是几代人传下来的宝贝,一直愁没人传承。这次有了市里的支持,说不定能让这些老手艺重新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