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觉醒年代(第2页)

 正值这个思潮汹涌,国家受辱动乱不休的时代,1910年中国湖南湘潭人士,年仅十七岁的少年毛泽东,为家父留下了一首立志诗后,便独自一人踏上了求学救国的道路: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同时期的1911年,年仅十四岁的周恩来,也在学校校长提出的人生志向问题中,说出了:“为中华人民之崛起而读书!”

 中国的未来,将在无数诸如上述一心为国的少年人奋斗终生的努力中,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再不受屈辱的新中国。】

 天幕播放出这个时期中,众多影响中国命运的历史片段。

 从军阀内斗的动乱不休,到百姓的悲惨现状。

 再从五四运动中怀揣炽热之心的少年们呐喊,到一句句一段段直指国家现状和激励人心的革命名言。

 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新中国人民们,享受在这片安宁富足国家的他们,在理解了这段历史背后的艰难,再看着这些天幕片段的人多有泪眼通红……

 古代的帝王们对此也多有启示。

 每个朝代都不缺为百姓发声呐喊的人,而他们这些左右国家命运的帝王们,更有着无法也绝不能推卸的重任。

 国家的富强可以由帝王推动,百姓的苦难亦是如此……

 【公元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参会人员包括:上海李达、李汉俊,武汉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长沙毛泽东、何叔衡,济南王尽美、邓恩铭,北京张国焘、刘仁静,广州陈公博。

 他们代表着全国五十多名党员,在此正式确定中国共产党成立。

 但在会议过程中,上海法租界巡捕密探闯入会场,会议被迫中断,上海已不再安全。

 会议紧急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舫上继续进行。

 第一次全大会议明确了党的名称,强调党是无产阶级政党,代表的是广大工人阶级与劳苦大众的利益。

 制定了党的第一个纲领,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

 并初步规划党的中心工作放在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上,为实现目标积蓄力量。

 1924年1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参加与帮助下,孙文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