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觉醒年代

【公元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次年瓜分胜利果实的巴黎和会召开。

 北洋政府与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同为协约国的胜利者一方参加和会。

 但列强们完全无视中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贡献,不仅没有让中国坐上瓜分胜利果实的餐桌,甚至还将中国当成了瓜分的对象。

 一战后,英、法等国实力受损,在远东地区需要日本的支持以维护其利益。

 因此列强们决定将战败国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同为列强的日本。

 在这个由西方文明主导的弱肉强食的时代,实力不济的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

 作为中国代表团代表身份的顾维钧,在会议上据理力争,并愤怒公示华工在一战牺牲的墓地照片,有力地回击了日本代表关于中国未对一战作出贡献的指责。

 可没有一个强大国家作为后盾的顾维钧,根本无法改变这个屈辱的结果。

 尽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但顾维钧始终坚持维护中国的主权和利益,最终违抗北洋政府的命令,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山东问题由此成为“悬案”。

 1919年,因为北洋政府准备接受巴黎和会的决定割让山东,加之北洋政府与日本秘密签订出卖国家利益以获取日本支持的“二十一条”密约被曝光。

 这一年的5月4号,由爱国人士们发动的五四运动爆发。

 北京的学生们举行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随后北京学生纷纷罢课,并组织演讲、宣传等活动激发人民自强与爱国精神。

 随着运动规模不断扩大,上海的工人们也自发举行罢工,支援学生们的反帝爱国斗争。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抗议之举如燎原之火蔓延全国,扩展到全国二十多个省一百多个城市。

 北洋政府迫于运动的压力,最终释放被捕学生,并于6月12日下令免除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这三个奉命与日本签订密约的人的职务。

 并且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出席巴黎和约的签字仪式,五四运动成功阻止了无耻的北洋政府政权,维护了中国人民的自尊。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将来如燎原之势的革命征程奠定人民基础,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