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团结的不止百姓

 “郭爱卿!还愣着干什么?!”

 赵偃的吼声让郭开顿时一激灵:“大王,三思啊!”

 罢官没什么,君王把臣子给罢官了很正常。

 辞官也没什么,这个时代臣子跳槽甚至主动辞官很是普遍。

 但这人数太多了啊!

 而且他们也不是真的辞官,他们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软性反对大王你支持武安君啊!

 如果全部同意他们辞官或者把告病的官员都给罢官了,那赵国朝廷都要出大问题。

 你还因此就把他们打为“罪官”,这就更有点冒昧了。

 不仅如此,还要抄家?

 郭开都不用想,真这么干了,会引起其他官员心里不安的同时,绝对会引得一些暴脾气的官员直接带着家产、护卫跑路。

 说不定直接造反都有可能。

 这一次,郭开是真的全心全意为了赵国着想而苦劝赵偃。

 赵国必须得亡在自己手上,可不能被赵偃发疯给作没了啊!

 一刻钟后。

 两人平静了下来。

 赵偃脸上还有些潮红。

 郭开却感觉嗓子有点痛。

 不过幸好,赵偃被劝回来了。

 “既如此,那就直接接受他们的辞呈,让他们回家待着!告病的人也随他们!”赵偃深吸一口气:“等李牧打败了魏国,再让他带着大军去赵国各地走一圈!”

 去走一圈?

 干什么?

 郭开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算了,到时再说……

 ……

 赵国太原郡。

 涅城县。

 一处村子里。

 一个年轻人背着一个行囊从村外走来。

 路上跟同村几个长辈打了个招呼后,他一走进家门,脸上原本保持着的笑容就收了起来。

 家中院子里。

 一个中年文士正眉头紧锁的看着手中的一些木浆,一边还有好几个木桶或者长方形的木质水池,里面有一些树皮被泡在水中,一旁还有一些石头。

 “爹,我回来了。”

 青年放下包裹,从中拿出了两叠纸。

 但其中只有大概十几张是白纸,其余的纸都有些泛黄——其实就是后世纸和大秦造的区别。

 中年文士接过纸张,看了他一眼:“情况如何?”

 “不太好。”

 青年将当做背包的布袋收进了屋内,又走了出来:“现在县衙还有县令和十几个官员、数十个小吏在那,其余的包括县丞要么告病在家、要么辞官了,大约有四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