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团结的不止百姓(第2页)

 中年文士轻蔑一笑。

 什么告病,不就是想着以这种方式逼迫大王吗?

 之前大王杀了几个官员,他们怕死,就想着这么抵抗了。

 一帮蛀虫!

 而这还是县里的,恐怕郡一级里的官吏中,这个人数超过半数吧?

 剩下那些还在的,其中又有多少人是真的支持大王和武安君的呢?

 “县城的那些郡兵和衙役呢?”

 “走了大约三成的人,都是被那支从邯郸来的士卒筛选过后扔出去的,他们和那些官员有联系,其余的都被编排了任务,似乎要直接征兵和征粮了。”

 这种越过地方府衙,直接以军队手段接管各地的情况,放眼整个历史都是头一遭。

 若是在以前,他们肯定会以为就算有这么干的,也一定会是那个年年就知道打人的秦国。

 却没想到,是如今正处于内乱边缘的赵国……

 文士皱了皱眉,短时间来看,这确实能让赵王越过那些官员直接调动全赵国的力量。

 可那
 

些终究是军队,不是官员。

 战时可以,战后呢?

 “你也去吧。”文士说:“桌案上有封信,你拿着去找县令,为父前些时日就告诉过这位老友该怎么做,你去搭把手。”

 每一次的社会变革,都会有一些聪明人、好运者能把握机会,乘风而起。

 而他们父子,属于前者。

 在这个时机他们站出来,帮助赵王稳定局势、为赵国打赢四国联军做出贡献,那战后的封赏肯定少不了。

 权贵?

 以后他们说不定也是其中一员,只要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只是这个机会,是需要在赵王能赢下国内那七成的反对权贵们的前提下。

 如果最终赵王低头了,那他们这些人……

 文士摇了摇头:“去搏一回吧,大不了我们去秦国。”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起,原本那个蛮秦,如今已经变为六国许多聪明人眼中的‘圣地’。

 赵王这次的事做得太激烈了。

 相比之下,秦王所掌控的秦国,如今还不见一丝乱象。

 文士叹了口气。

 他知道秦国最好,但如有可能,他真不想去秦国。

 这是他身为赵国人的纠结。

 与此同时。

 县城里。

 一座宅院中。

 告病在家的县丞听着下人汇报的城中情况,脸色难看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