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收复襄阳(6)(第2页)
“啥,襄阳也被明军占领了?”
“嗯。”
现在,杨山、王可怀都明白了,他们再不离开枣阳,会被明军包围的。
王可怀问道:“我们怎么办?”
杨山说道:“我们还有5千人马,要不,我们翻越大洪山去钟祥吧?”
“明军既然能占领襄阳、安陆,会放过钟祥吗?”
“那你说怎么办?”
王可怀想了一下,说道:“我们向北去。”
杨山听后,忙说道:“向北去?要是明军占领了唐县、新野、邓州,我们怎么过去?”
“明军的主力肯定在襄阳,即使他们占领了唐县、新野、邓州,驻扎的兵力也不会很多。我们到了新野后,偷偷越过新野去浙川,然后走商州通道去西安。”
“主意是不错,可我们带上家属后也有2万多人,商洛山现在还是冰天雪地,我们怎么过去?”
“能过去多少就多少,总比被明军抓住要好。”
杨山听后,心想也只能这样了。
于是,王可怀下令城内的兵丁、家属集合。他们刚出城,斥候就来报告,明军已分别从东、西包抄过来了。这下,杨山、王可怀忙带着队伍仓皇向北逃去。
牛锡庚占领光化、谷城后,就率部沿着汉江攻向了襄阳。
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置襄阳县,建襄阳城,地名以县治位于襄水(今南渠)之阳而得名。襄阳府始设于宋代,元代为襄阳路,明代复置襄阳府。因襄阳城地处南襄盆地、江汉平原的中心位置,且水系发达,因此襄阳不仅是经济重镇,也是军事重镇。自襄阳城建成后,很多朝代都对襄阳城进行了扩建。南宋末,宋军在此抵抗元军六年,城池遭毁。元代重建襄阳城后,到了元末襄阳城在此被毁。朱元璋占领襄阳后,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令部将邓愈重建了襄阳城,城周十四里九十七丈,高二丈六尺,厚三丈四尺,开设有六门,东为阳春们,南为文昌门,西为西成门,北为拱辰门,东北为震华门,西北为临汉门。城外东、南、西有宽180-250米的护城河,护城河上没有桥梁。
襄阳城北临汉江,西南是难以逾越的岘山,隔汉江对岸有副城樊城(原邓城县的县治)拱卫,所以外来的军事力量在进攻襄阳城时,只能选择正面硬刚,两翼的突袭往往都徒劳无功。
崇祯十四年,张献忠攻占襄阳城后,城楼、城垛被毁,后袁继咸亲督修复了城楼、城垛。崇祯十五年东,李自成进攻襄阳时,由于左良玉的部队军纪很差,当地老百姓仇恨左良玉,就领着农民军从白马渡过江,绕过了左良玉设置的雷区、暗弩区,吓得左良玉仓皇而逃,随后被李自成轻松占领了襄阳城。
李自成北上进攻陕西时,令白旺镇守襄阳。白旺自己去了安陆,由副将冯雄驻扎在襄阳城。襄阳城内有4千大顺军,副城樊城也有3千大顺军。
冯雄得知明军来进攻襄阳城后,派人去钟祥告急后,与府尹牛铨一起来到了城头。
牛铨是牛金星的儿子,靠父亲做了襄阳府的府尹。他望着远处沿汉江而来的明军,问冯雄:“冯将军,我们能守住襄阳城吗?”
冯雄说道:“他们只能在正面进攻,不是两三天就能攻下来的,等到钟祥的马世泰到来后,就能击败他们了。”
“可他们占领了南阳、新野、谷城,势头正旺呀。”
“他们占领的地方越多,需分兵把守的地方越多,还能有多少人来进攻襄阳?”
“是,将军英明。等打败他们后,我们也能顺便收复谷城、光化、新野了。”
牛锡庚部将襄阳城、樊城团团包围后,决定先拿下樊城。
樊城始建于西周时期,它
与襄阳城一样也是屡遭破坏。进入明代后重建了樊城,原有九个城门,嘉靖年间南城墙被洪水冲毁了,再未恢复,此后只剩下了六个城门,分别为迎旭门、迎汉门、朝觐门、朝圣门、定中门、屏襄门。
当威武军的重炮响后,樊城顿时被笼罩在炮火中。一轮重炮后,不仅樊城的城楼全部消失,城墙上的炮台也全部被摧毁,城墙上躺满了大顺军的尸体。随后,威武军战士在坦克、装甲车、步兵炮的掩护下,手持钢枪冲进了樊城,全歼了城内的大顺军。
躲在拱辰门上观战的牛铨看待了,心想原以为樊城能坚持了一二天,谁知连二个时辰都没顶住,那么襄阳城在明军的重炮面前能坚持多久?
冯雄也看懵了,心想明军哪来的重炮?而且发射的都是凶猛的开花弹,拱辰门城楼能承受几颗这样的炮弹?他们根本不用渡江、渡护城河,光用重炮就能把襄阳城轰平了。还有,明军那些刀枪不入的“铁乌龟”是哪来的?在这种武器面前,谁能扛住?
冯雄、牛铨两人对望了一会儿,牛铨试探道:“我们还能顶住吗?”
冯雄摇摇头,说道:“顶不住。”
“照此下去,我们岂不是死路一条?”
“要活命,只能不顶。”
“不顶不就是投降吗?”
“只要能活命,说投降也行。”
“那谁去与他们接洽?”
“要不,我俩一起过江?”
“行。”
冯雄、牛铨在城楼竖起白旗后,渡江到了对岸,找到了牛锡庚。牛锡庚接受了他们的投降请求,在他们放下武器后,令冯雄率城内的大顺军开出襄阳城,等候处置。
牛锡庚占领了襄阳城后,立即率部扑向了枣阳,途中得知王可怀逃离枣阳后,就追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