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孤城郧阳


 牛锡庚率部自邓州来到100里外的光化(位于今老河口市袁冲乡)。 

 南阳盆地是个巨大的盆地,因包括襄阳,故也称“南襄盆地”。它四面都被山脉包围,北边、西边是秦岭(北边的伏牛山、东北的方城山都是秦岭的余脉),西南是武当山,南边是荆山、大洪山,东南及东部是大别山(广义上桐柏山也属于大别山),似乎唯有东北方向的裕州与舞阳之间有个比较大的缺口,其实南阳盆地是个四出之地。伏牛山南麓有白河,北麓有伊河,沿着白河河谷翻越伏牛山后,再沿着伊河河谷北上,可直达洛阳。在南阳盆地的西侧有沿丹江河谷通往关中盆地的商州通道。在南阳盆地的南部,白河流经南阳,于新野北与湍河汇流后,称为唐白河,一直向南流,在襄阳汇入汉江,如在襄阳溯汉江而上,经光化、均州、郧阳、郧西,向西可达兴安盆地(今称安康盆地),向西北也可到达关中盆地。南阳盆地南部的大洪山是座独立的山脉,海拔并不高,且四周都为平原,西侧是汉江,东侧是涢水(今称府河),两条河流两侧天然形成了通道,沿汉江的称为宜城通道,沿涢水的称为随枣走廊,从这两条通道就可进入江汉平原。南阳盆地因有这么多通道,成为了南北联络和东西交流的重要枢纽,也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崇祯十六年,李自成离开襄阳,进攻陕西时,郧阳的明军曾一度占领了均州、光化、谷城,此时距襄阳仅100多里。李自成赶紧派袁宗第回援襄阳,迫使高斗枢、徐启元退回郧阳,并令路应标、冯养珠包围了郧阳城。 

 光化城位于汉江东岸,始建于宋代,元代淤于水,明初在城北建新城,正德九年将城墙包以砖砌,又毁于水患。嘉靖三十年重建,嘉靖四十四年又坍于水,只得再次重建。在后世,因修建古城水库,县城被淹没。 

 驻光化的大顺军将领是塔天宝,他原是袁宗第的部下,袁宗第从西安来到湖广,击败高斗枢、徐启元的郧阳明军后,考虑到光化西通郧阳,南通襄阳,北通南阳,就令塔天宝驻守光化,隶属冯雄指挥。塔天宝得知明军来攻后,一边派人向60里外的谷城求援,一边组织抵抗。 

 牛锡庚围住光化后,并没有立即对光化城发起攻击,而是派出一支奇兵埋伏在城南30里的新集镇(今老河口市)。 

 驻谷城的大顺军将领是范鼎革,原来是罗汝才的部将。李自成杀了罗汝才后,他与罗戴恩、朱养民等人归顺了李自成。范鼎革手下有4000人马,得知明军在进攻光华城时,也以为是来自郧阳的明军,心想老子还没来惹你们呢,你们到再次送上门来了,这次必将把你们全歼。于是他点起3000人马,渡过汉江,直奔光化。 

 等范鼎革赶到新集镇附近时,突然遭到一阵炮袭,炮火顿时带走了他的一半人马。他以前从没遇到过如此凶猛的炮火,心想郧阳的明军怎么鸟枪换炮了?不管如何,你们都曾是自己手下的败将,等老子灭了你们,这些大炮就是我的了,于是继续率残部向前冲。等他冲出明军炮火的覆盖圈后,发现身边只有几百人了,而且都被明军的炮火震聋了耳朵。等他收拢了这几百人继续向前冲时,发现前边有几千名手持“火铳”的明军在等着。一阵枪响后,范鼎革和他的手下全部倒在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