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切断商州通道


 牛锡庚占领南阳后,顺便占领了南阳西60里的镇平县。由汤浩率3000人进攻东北100里外的裕州(今方城),自己率1万2千人南下进攻邓州。 

 李自成退往山西后,驻守裕州的李好杀了大顺朝的官员后也宣布反正,并与李际遇争夺汝州,兵败后不仅没能占领汝州,反而连裕州也丢了。李好率数百人逃走后,再次投奔了李自成。 

 汤浩率部来到裕州后,裕州清军见明军已攻下了南阳后,立即宣布投降。随后,汤浩继续率部北上,占领了南召后,进入了汝州境内。 

 汝州在洪武年间领鲁山、郏县,隶属南阳府。成化十一年(1475年)设宝丰县,仍隶属南阳府。成化十二年(1476年),将汝州析离南阳,升为直隶州。同年十二月设伊阳县(今汝阳),这样汝州就领鲁山、宝丰、郏县、伊阳四县。 

 汤浩进入汝州境内后,占领了宝丰、郏县,直扑汝州。 

 崇祯十六年八月,孙传庭在朝廷的催促下师出潼关,迎战李自成的农民军,九月初八抵汝州,攻克了宝丰,突袭了唐县,尽杀农民军留在唐县的眷属,后攻下郏县。由于在汝州西北截断了孙传庭的粮道,又遇连续7天的大雨,留守汝州的明军哗变了。孙传庭为了解决粮饷,不得不令白广恩、高杰、陈永福分头行动,被李自成侦知后,在郏县东南对明军发起轮番冲击。白广恩率部逃往潼关,高杰损失了三四千人后,也逃走了。孙传庭不甘心失败,令陈永福留守郏县,自己率部移师南阳筹粮。谁知孙传庭一走,陈永福也逃离了郏县。孙传庭到南阳后,李自成率农民军追到了南阳,双方展开决战,最后明军战败,损失4万余人,孙传庭仅率少数人逃回潼关。 

 李自成退往山西后,李际遇从固始跑回洛阳,并投靠了大明,因萧应训独立称王,越其杰就让李际遇占领了汝州。李际遇降清后,汝州全境落入清军之手。 

 汝州城始建于北魏时期。洪武元年(1368年)对城池进行了扩建,城周九里十三步,高二丈六尺,厚二丈二尺,城外有宽一丈二尺、深一丈八尺的护城河。弘治年间重修城墙,设四门,东为仰京门,南为遵汝门,西为瞻洛门,北为望嵩门。 

 镇守汝州城的是李际遇的亲信申靖邦,手下有3000人马,此时他已被多铎任命为汝州总兵。申靖邦得知明军来攻后,一边派人去洛阳报信,一边组织城内兵丁抵抗。 

 汤浩包围汝州后,见申靖邦不愿投降,就让他领教了威武军的炮火。当明军的坦克撞破遵汝门后,城内的清军杀了申靖邦,向明军投降。 

 汤浩占领汝州后,向北威逼洛阳,配合龚广方的虎贲军进攻洛阳。 

 牛锡庚率部自南阳攻向西南100里外的邓州。 

 邓州城始建于北宋,明洪武二年将城墙包以砖石,城周四里多,高二丈三尺,开三门,东为迎旭门,南为拱阳门,西为平城门,另在北城墙开设一小门,常年关闭。弘治十二年,邓州城又建外城郭,城周十五里,高也是二丈三尺,开五门。此后邓州就有了内城墙、外城墙。不过,进入崇祯年后,邓州城屡遭战火,城池已严重损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