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郑成功西行(16)


 樊一蘅、秦良玉在商定拯救东乡县时,为了牵制大西军的军队,决定由郑森率舰队沿嘉陵江北上,炮击沿江关隘、城镇。 

 郑森临出发前,秦良玉对郑森说道,进入严冬后,嘉陵江广元段会冰冻,因此无论如何,你们在十二月前必须离开广元。 

 当秦良玉去万县时,余朝宗率1万人马赶往重庆城北的合州(今合川),王祥也率1千人马赶往重庆城西的“青木关”。只要守住合川、青木关,大西军没没法从陆路进攻重庆城,除非大西军攻陷江津后,再次从西部的水路进攻重庆城。 

 余朝宗出发后,“石柱号”、“垫江号”、“丰都号”驶入了嘉陵江。 

 郑森率舰船溯嘉陵江而上30多公里后,来到了观音峡。 

 观音峡是中梁山脉被嘉陵江冲刷侵蚀形成的峡谷,全长约3.7公里,最窄处江宽仅140米左右。峡旁悬崖高处有一古刹,名“观音阁”(今已被毁),该峡就以“观音阁”命名。峡口岸边有巨石屹立,形如石笏,俗称“文笔石”,因此观音峡也被称为“文笔峡”。 

 长江有瞿塘峡、巫峡、西陵峡大三峡,嘉陵江也有小三峡,分别是观音峡、温泉峡、沥鼻峡。 

 观音峡就是嘉陵江小三峡的第一峡,两岸峡谷雄险,主要的山岭有张飞岭、鸡公岭、凤凰岭等。它的上游7里就是温泉峡。 

 温泉峡处于缙云山段,全长2.7公里。因峡口建有温泉池,故称此峡为“温泉峡”。有的时候将“温泉”称为“温塘”,因此“温泉峡”也称“温塘峡”。入峡江水咆哮奔腾,旋涡叠生,气势磅礴;峡壁两岸相距不过200米,悬崖挺立,犹如刀凿斧削;峡岩之腰,泉如汤涌,云根窦生,景色秀丽,为小三峡之冠。 

 温泉峡上游30里就是沥鼻峡,它全长3公里,峡中江流湍急,水深莫测,峡岸群峰高耸,峻峭幽深。因峡中有“牛鼻洞”,因此“沥鼻峡”也被称为“牛鼻峡”。 

 张献忠占领重庆后,也许认为没有敌人会越过重庆城进入嘉陵江,也许认为自己的兵力不足,因此在小三峡没有设置任何炮台,只设置了几个哨台。这些哨台被舰炮一一摧毁。 

 郑森率舰队越过沥鼻峡后,看到峡口江右岸有个盐场。 

 洪武年间,人们在嘉陵江右岸的小支流回龙河发现了盐泉,于是在此熬盐,称为“河心盐场”,后来盐工们在此建了个“河心镇”。历史上,进入清代后,“回龙河”更名为“盐井溪”,“河心镇”改名为“水清镇”,进入民国后,“水清镇”被改名为“盐井镇”。 

 大西军占领“河心镇”后,在此驻兵以收取盐税。这些收税兵看见下游来的3艘舰船插着明军旗帜时,吓得腿都软了,纷纷逃跑。 

 郑森派人登陆后,从盐场的煤铺里买煤。 

 河心镇附近开采有煤矿,煤商就把这些煤矿开采的煤运到“河心镇”,出售给盐场,盐场用买来的煤炭熬盐。 

 煤铺掌柜见突然冒出的官军来到铺子里,以为自己冒犯了官军,吓得话都不敢说了。等官军开口后,他才知道这些官军要买煤,于是就把煤场上所有的煤卖给了官军。官军告诉煤铺掌柜,以后多运点煤炭到“河心镇”来,有多少,我们就买多少。 

 煤炭被全部装上船后,煤铺掌柜看着远去的官军,心想以前官军只会来抢煤炭,大西军也不是好东西,也经常来抢他的煤炭,怎么现在的官军改性子了,不仅价格比卖给盐场的要高,而且支付了所有煤款。他掂着手中的银子,突然想到官军说以后还要来买煤炭,而且是“有多少就买多少”,难道以后官军会经常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