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郑成功西行(15)


 通川江自石鼓镇到江口(即与渠江交汇处),全长约110公里,自然落差只有8米,坡降比很小,丰水期水深在2米左右,可以通航大船,在枯水期水深在0.7-1.2米之间,也可以通航5吨以下的小船。在后世,在渡市镇修建了“金盘子水电站”后,州河(即通川江)可通航500吨级的船舶。 

 秦翼明率部来到距达州城上游20里的肖家河,悄悄地渡过了通川江,然后准备沿着通川江右岸向茅坪山进军,突然斥候来报,前方发现有1000多人的队伍,看装束像是一群农民军,但打得旗号却是大明的旗帜。 

 秦翼明心想,还有打着大明旗号的农民军?该不会是附近村民组织的乡勇吧?于是赶紧率部赶上前,拦住了那股队伍。经询问,他们果然是附近村民组织的乡勇,领头的是罗家坝的秀才唐日俞。 

 唐日俞告诉秦翼明,一个月前,他与通江县的向衷亮、营山县的王开禧等人约定,共同对付摇黄军。他回到老家后,就趁农闲时节组织了1千多人,想去攻打围困达州城的摇黄军。 

 秦翼明告诉唐日俞,你们不必渡江了,带我们去茅坪山。 

 于是,唐日俞带着秦翼明部赶往茅坪山,途径红豆梁山时,干掉了几股抢劫村庄的摇黄军后,很快来到了明月江边。 

 明月江为通川江的支流,江宽在100米左右,在这个枯水期,水深在0.5-0.7米之间,也可以涉水渡江。 

 唐日俞的手下都是当地人,非常熟悉地形,他们带着秦翼明部渡过明月江后,就来到了茅坪山。 

 驻守在茅坪山的摇黄军起初看到明军时,根本没料到有明军会来进攻,还以为是他们自己的援军,因此一点戒备都没有。直到明军对他们发起了突击,他们才知道来者是明军,于是匆匆应战。摇黄军那里是明军的对手,半个时辰后,驻守在茅坪山的1千多人几乎被全歼。没被打死的几十个摇黄军向西逃往火峰山。 

 秦翼明见几百个摇黄军逃往火峰山后,带着部下追了上去。 

 唐日俞一看,忙也带着乡勇紧紧跟上。 

 火峰山长约6公里,宽约2公里,山势呈南高北低,主峰海拔约586米。 

 火峰山与茅坪山之间是宽约2公里的谷地,摇黄军为了防止达州军民利用该谷地突围,在这里部署有3千多人。 

 驻守在谷地的摇黄军见茅坪山上跑来几十个慌慌张张的弟兄后,才知道明军来进攻了,于是他们赶紧集合,迎战秦翼明率领的明军。 

 秦翼明部明军用大炮、燧发枪消灭了冲在前边的几百名摇黄军后,摇黄军终于领教了什么叫“降维打击”,他们知道凭手中的武器根本不是明军的对手,于是纷纷掉头向后跑,逃往不远处的火峰山。 

 此时,达州城北的凤凰山上也响起了炮声,曾英部明军向驻扎在凤凰山下的摇黄军发起了攻击。 

 正在达州城墙上巡视的指挥使车博文一开始听到城南响起炮声后,心想坏了,摇黄军不知从哪里搞来了大炮来攻城了。但从冒起的硝烟看,炮弹并不是落在城内,好像是在城对岸的谷地里,他一下子也搞不清是怎么回事,于是想赶到南城墙去看个究竟。谁知他刚走了几十步,城北的凤凰山上也响起了炮声,炮弹落在山下摇黄军的营地里,几百个摇黄军被炸上了天。 

 随着炮弹不断落下,摇黄军四处逃散着。他们不能向南边跑,要是靠近城墙,会被城墙上的弓箭手射死,于是拼命向山上跑,跑着跑着,前边响起了枪声,随着一阵阵枪声,跑在前边的摇黄军纷纷倒在了地上。这下,摇黄军知道不能向前跑了,又掉头向山下跑,很多跑回去的摇黄军又被淹没在炮火中。于是,活着的摇黄军又向东、西两侧跑,可他们的两条腿怎么跑得过炮弹?跑着跑着,就被飞来的炮弹炸成了碎片。 

 城墙上观战的达州军民顿时醒悟过来了,是自己的援军来了,于是开始欢呼。不过他们暂时还不能出城,不然会被援军的炮火误伤的。 

 等到炮声停止后,车博文才下令打开北门“来凤门”,全体出击,配合援军消灭残敌。 

 一个时辰后,城北凤凰山、城南火峰山的枪声停止了,围困达州城的2万摇黄军全部被歼,不过,有2百多名摇黄军逃出火峰山后,渡过通川江,逃往了西部的华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