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郑成功西行(15)(第2页)

 此战与石鼓镇的战斗一样,都没有抓到一个俘虏,因此也没法知道哪二具尸体是白蛟龙、黄鹞子。 

 当曾英、秦翼明、唐日俞来到达州城时,车博文率城内乡绅、百姓迎接援军的到来。 

 到了州府后,车博文才知道崇

祯帝朱由检并没有死,而是被铁血军和南直隶的军队救出了北京城,当今皇帝是太子朱慈烺。四川的明军已夺回了泸州、合江、江津、重庆,把大西军封锁在了长江以北。曾英、秦翼明的任务是在消灭了东乡县、达州的摇黄军后,接着消灭蓬州运山城的摇黄军,彻底解决为害四川近10年的摇黄军。 

 几个人在州府里聊天时,一个报务员进来,递给曾英一份电报。曾英读了电文后,告诉车博文,原东乡县知县赵德麟已被南京任命为达州知州,原东乡县典史王良复已擢为东乡县知县,车博文也被擢为达州总兵,统辖达州、东乡(今宣汉)、新宁(今开江)、太平(今万源)之官军。 

 车博文听到自己升官后,心里很高兴,可想到新宁、太平还被摇黄军占据着,就凭自己手下几千人马,根本没能力夺回新宁、太平。想着曾英、秦翼明手下的火器威猛,就问曾英:“你们能不能支援我一些武器弹药?” 

 曾英说道:“不好意思,我们自己也只有4000支燧发枪,几十门火炮。不过,我们已消灭了4万多摇黄军,缴获了大批弓箭、火铳、大刀,你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武器扩军。” 

 于是,车博文开始募兵,唐日俞部被编入达州卫,唐日俞任千总。 

 等到赵德麟来到达州城后,车博文在城里留下1千名士兵后,自己率4千多名明军离开了达州城,向东南部的新宁县进发。 

 曾英、秦翼明也率部离开了达州城,他们要顺着通川江谷地,穿越华蓥山,赶往100公里外的蓬州。 

 华蓥山,又称华银山、西山,北起达州境内(达州城正西部的大铁山为华蓥山在北部的余脉),南至合川,长约325公里,宽约5-10公里,主峰海拔1704米,是川东平行岭谷主体山脉,与北美洲的阿巴拉契亚山、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并称世界三大褶皱山系。华蓥山是川东山地与四川盆地的天然界山,它进入合川境内后,又岔分出了云雾山、缙云山、中梁山、龙王洞山等平行山脉。 

 曾英、秦翼明率部来到通川江江口后,眼前就是渠江。 

 渠江,也称渠河,为嘉陵江左岸最大支流,它发源于川陕边界的米仓山南麓,在合川汇入嘉陵江。渠江全长约720公里,以通川江(今称州河)江口为界,江口以上为上游,江口以下为下游。上游的坡降比较大,不能通航,下游的坡降比却只有0.16%,可以通航,不过由于河道多呈连续的s形,河道中多以岩盘、石滩为主的险滩。 

 曾英、秦翼明部选了个水深较浅的地方,渡过了渠江。过了渠江后,就进入了低矮的丘陵地区,这些丘陵海拔大多在500-800米之间。他俩沿着丘陵间的道路,一直朝西进发,行军60里后,来到了流江河边。 

 流江河为渠江的支流,上游有仪陇河、消水河、营山河三个源头,在营山县黄渡交汇后,始称流江河。流江河在5-9月丰水期水深可达2米以上,可以通航百吨以上的船舶,但到了冬季枯水期,水深只有0.5-0.7米,没法通航。在后世建了多个水库后,流江河中下游才能全年通航。 

 曾英部、秦翼明部渡过流江河,又向西行军了约10里后,来到了灵鹫寨。 

 自摇黄军成势后,蓬州、营山、仪陇成了摇黄军的根据地。崇祯十二年(1639年),摇黄军占据了蓬州城后(即运山城,今称燕山寨),把蓬州城建成了大本营,还在营山县的凉水井也建立了营寨。自张献忠入川后,摇黄军配合张献忠进攻营山、仪陇、通江、新宁、达州等县城、州城。 

 一开始,摇黄军进攻营山县城时,被营山军民打败了。后传来张献忠攻陷成都后,营山知县竟然弃官跑了。七月,摇黄军纠集1万多兵力再次进攻营山县城时,因县城处于平原地区,无险可据,营山县军民不敌,参将赵云贵不能不率营山军民突围后,来到了县城东40里的灵鹫寨。 

 灵鹫寨最早建于宋代,是当地人为躲避元军进攻而修筑的寨堡。寨堡因山就势叠垒而成,整体呈葫芦状,山寨为前后布局,前低后高。山寨高26米,东、北、西三面都是悬崖绝壁,仅南面有一条小道可通,除非敌人运来大炮,否则很难攻陷寨堡,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