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郑成功西行(14)


 果然,没过几天,密探来报,从达州方向来了数千名打着“抚南王”旗号的贼军。 

 赵德麟心想,“抚南王”不是张献忠义子张文秀吗?他的部队怎么攻到东乡县来了。后来经密探继续侦查,才知道来进攻县城的是一直流窜在川北、川东的摇黄军。 

 赵德麟令关闭城门,迎战摇黄军。 

 摇黄军挟强弓劲矢,大有立刻吞并石鼓城之势。但守城的乡勇在赵德麟的带领下,对城下的摇黄军进行了坚决还击。 

 摇黄军首次攻击受挫后,暂时退却了。可随后又来了近万名摇黄军,投入了攻城用的云梯,连着对石鼓镇发起了十几次进攻,但摇黄军的每次进攻都被石鼓镇军民打退了。 

 不久,石鼓镇的百姓听到城隍庙附近的地下传来了挖土声。赵德麟知道摇黄军是想挖一条地道来攻城,于是组织城内百姓在声音传来处挖井,再向井内灌水。遭到水淹的摇黄军不得不停止了挖地道。 

 后来,城内军民见到摇黄军在城墙四周扎下了帐篷,还在江对岸的高冠子山、青龙咀山、小弯梁山也驻扎了贼军,对石鼓镇采取了围而不打的战术。 

 赵德麟明白,敌人是想等城内弹尽粮绝、人心涣散后,不攻自破。他想道,幸亏提前采购了粮食、木材,城内不仅储存了可食用一年多的粮食,也储存了大量木材,这些木材可供烧饭用一年多。不过一年过后怎么办?于是,他派出几批斥候趁着夜色潜出石鼓镇,向周边的城镇求援。一开始,回来的斥候说,不仅附近城镇都被被贼军占领了,连重庆也被贼军占领了。后来,回来的斥候说是成都也被贼军占领了。 

 大家听后,知道石鼓镇彻底成了川东的孤城。 

 这时,赵德麟的师爷和东乡县县丞逃出了石鼓镇,向摇黄军投降了,而典史王良复坚定地留在了城内,表示与知县大人一起坚守石鼓镇。 

 石鼓镇的军民就这么和摇黄军耗了几个月,可城内的粮食在一点一点地减少,城外的摇黄军却趁着秋收,从周边的村庄里抢了很多粮食。 

 没想到的是,城内60岁以上的老人为了将城内有限的粮食留给孩子和青壮年,竟然选择了集体绝食,任凭赵知县怎么劝说都没有。 

 几天后,赵知县看着城内一批批自愿饿死的老人,与典史王良复率城内军民跪在他们的遗体旁,宣誓绝不投降,直到全部战死。 

 待城内军民宣誓完毕,城内多宝寺的和尚在空海法师的率领下,将老人的遗体一一收殓后,入葬在寺庙附近。 

 今天,赵德麟巡视完城墙后,回到家刚刚想就着一盆咸萝卜,吃一碗稀饭,就听到城西响起了炮声、枪声,他和夫人对望了一下,心想这是怎么回事?该不会是贼军又来了援兵吧?于是,他匆匆放下饭碗,走出屋子,朝“西胜门”跑去,跑到半途,又听到城南响起了炮声、枪声,他心急撩火地继续朝西门跑去,就见前边跑来一人,朝他大声喊道:“大人,我们的援兵来了。” 

 赵德麟仔细一看,那人是城内的罗铁匠,忙问道:“你说什么?” 

 “我们的援兵来了,我们有救了。” 

 赵德麟随罗铁匠来到“西胜门”城楼后,看到城墙上的军民欢声雷动,他们纷纷指着城西硝烟弥漫的金榜山,告诉赵知县:“贼军顶不住了,纷纷在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