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御驾亲征(16)


 第633章 御驾亲征(16)

 朱慈烺听说鲁之域来了,就对刘文柄说道:“让他进来。”

 鲁之域在刘文柄的引导下,进了营帐,看到账内在大摆筵席,才知道是皇帝在宴请察哈尔、苏尼特部的首领。他走到朱慈烺身边后,跪下说道:“卑职来迟了。”

 朱慈烺说道:“士兵们都安顿好了吗?”

 “我们刚刚到,还带来了5万难民,他们在搭设帐篷、点火做饭。”

 朱慈烺一听有5万难民来了,忙问道:“难民没饿着吧?”

 “他们途中有段廷欢的士兵照顾,没饿着。”

 “没饿着就行。”说完,朱慈烺对鲁之域说道:“你就在这里吃吧。”

 “谢陛下。”

 “给你认识一下这里的蒙古首领。”

 朱慈烺就把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介绍给了鲁之域认识。

 鲁之域与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互相致礼后,就坐在了刘云龙旁边,抓起桌上的一块烤羊肉吃了起来,看来是饿坏了。

 刘云龙问道:“你怎么来得这么晚?”

 鲁之域吞下一口羊肉后,说道:“发生了点意外。”

 “怎么啦?”

 于是,鲁之域就解释为啥接到朱慈烺的电报后,过了十几天才过来。原来鲁之域率部征服了巴林部后,本来想立即西进,谁知遇到了大股科尔沁部的人,这些科尔沁人有阿鲁科尔沁部,也有嫩科尔沁部,阿鲁科尔沁部的留守人员受到了占领额尔古纳河的邱洁春部的追击,开始向南逃亡;嫩科尔沁部的留守人员受到了占领“布克村”(今齐齐哈尔)、阿勒楚喀城(今哈尔滨)的邹梦符、刘积福的追击后,也开始纷纷南迁,两部人马最终在科尔沁草原南部汇聚成了大股,鲁之域怕刘积福、邹梦符吃亏,就率部与刘积福、邹梦符一起扫荡了逃到科尔沁草原南部的科尔沁蒙古人,因此今天才赶到锡林浩特。

 朱慈烺听后说道:“你这样做好,这样我们的后方彻底安定了。”然后问道:“你们不会把抓住的科尔沁人都杀了?”

 鲁之域忙说道:“没有,我们把抓住的科尔沁人都押在库伦呢,邹梦符的意思是想让这些俘虏跟汉人一起开荒种地。”

 旁边的刘云龙忙说道:“不妥。”

 鲁之域就问道:“种地还有啥不妥的?”

 刘云龙说道:“科尔沁草原南部有很多盐碱湖(也称碱泡子),这些盐碱湖在那里形成了大片盐碱地,而盐碱地暂时没法种庄稼,即使今后对这些盐碱地进行改良后种植庄稼,也得严格控制规模,我们开采矿山后,也得立即恢复植被,否则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会变成荒芜的科尔沁沙地,造成难以修复的环境破坏。”

 历史上,科尔沁草原南部从清末开始放垦开荒,到了上世纪60-70年代后,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更是遭到了农业的过度开发,于是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稀树草原变成了中国最大的沙地,曾是华北沙风暴的主要源头之一,沙地分布区面积达6.63万平方公里,其中沙地实有面积3.51万平方公里。政府为了治理科尔沁沙地,不得不耗费巨金在科尔沁沙地植树造林、种草植被,才遏制了沙地面积的扩大,但至今还有1240万亩沙地仍没得到治理。刘云龙来自于后世,他绝不允许在科尔沁草原过度搞农业。

 朱慈烺在库伦时,就发现那一带确实有很多盐碱地,现在一听草原会变成无法治理的沙地,忙说道:“那确实不能在科尔沁草原南部过度搞农业开发。不过,这些科尔沁部的俘虏总得安置呀。”

 刘云龙说道:“留守的科尔沁人经此打击,剩下的人更少了,让他们回原地放牧去。我们在科尔沁草原驻扎军队,这样的话,即使他们不服,也掀不起大风大浪了。”

 朱慈烺听后觉得有理,忙对宋琬说道:“你给邱洁春、刘积福、邹梦符发报,让科尔沁人回原地放牧去。”

 宋琬说道:“是。”

 朱慈烺又对鲁之域说道:“明天你也不用急着西进,留在这里,和锦衣卫、征西军来一次军事演习。”

 “搞演习?”

 “嗯,让察哈尔部、苏尼特部的几个首领见见我们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