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御驾亲征(16)(第2页)

 “明白。”

 次日,鲁之域的关宁军、段廷欢的辎重纵队、刘文柄的锦衣卫和宋琬率领的部分征西军在锡林浩特来了一次演习。受邀观看演习的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人见识了燧发枪、大炮的厉害后,心想幸亏没和明军作

对,不然一顿炮轰下来,还能剩下几人?演习时,腾吉斯也向祁特本尔贝等人介绍了辎重纵队带过来的“四轮巨兽”——汽车、挖掘机、推土机、拖拉机。祁特本尔贝看到这些“四轮巨兽”后,心想今后谁要是与明军作对,明军都不用开枪,仅用轮子、履带就能把敌人碾压成“肉饼”。

 演习介绍后,朱慈烺带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人来到了锡林浩特西12公里处,参观煤矿开采。这里,大华集团已组织矿工采用爆破法剥离煤矿的表土。只见一个工长一声令下,爆破手按下了电钮,矿区就接连响起了爆炸声,表土似被掀起的毯子,尘土一波一波地飞了起来,然后重重地回到了地面。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人尽管不知道汉人是怎么做到的,但知道爆炸区如有军队的话,会全军覆没。

 几天后,朱慈烺又在额尔敦丘陵地区组织了一次狩猎。额尔敦丘陵有很多野生动物,如狼、熊、旱獭、狗獾、黄羊、狐狸、兔狲、野马、野兔等,当士兵们把这些野兽从丘陵里赶出来时,朱慈烺、刘云龙、刘文炳、鲁之域、段廷欢、宋琬等用燧发枪打猎,而祁特本尔贝、腾吉斯等人用弓箭打猎。通过狩猎,祁特本尔贝、腾吉斯又认识到,明军的火器威力远在他们的弓箭之上,他们更坚定了效忠大明国皇帝的信念。

 狩猎结束后,天空飘起了雪花,很快就变成了鹅毛大雪,一个时辰后,锡林郭勒草原已是白茫茫一片。今年草原上的第一场雪来临了。

 朱慈烺望着白茫茫的天空,问段廷欢:“冬装都运过来了吗?”

 段廷欢说道:“都运过来了,士兵和难民不会挨冻。”

 “这里的砖窑才刚刚在建设,还没法搭砖房、火坑,老百姓睡觉怎么办?”

 “除运来了棉衣棉被、皮衣皮被、毯子等外,我们还运来了煤炉、暖风管,这些煤炉即使不烧煤,也能烧木柴取暖。”

 “看来你想得还是很周到的。”

 “我哪有这个本事?都是公子殿下早就备好的。”

 刘云龙就说道:“我离开苏州前,就让贝喜鲁准备好了这些过冬物品。”

 朱慈烺正想说什么,见宋琬走了过来,立正后说道:“报告。”

 朱慈烺问道:“什么事?”

 “于七、陈子龙来电。”

 朱慈烺心想,于七在这个时候来电,肯定有重要事情,于是说道:“先念于七的电报。”

 “于七说,10天前他们已打退了清军3千多人的反攻,预计接下来多尔衮会派更多人来反攻山海关。不过,他有信心击退清兵的任何反攻。”

 “就这个事?”

 “还有,于七说卢龙、丰润一带的汉人听说明军重占山海关后,一下子涌来了十几万难民,他问怎么办?”

 “怎么会有十几万难民?”

 “他说多尔衮入关后,原驻守在山海关的清军在卢龙、丰润一带占用了大片农田用于饲养马匹,这些失去土地的汉人就成了难民。”

 朱慈烺心想这些难民也是自己的臣民,于是看了一眼刘云龙,征询道:“让这些难民去兴和府?”

 刘云龙点点头,说道:“让一部分难民去兴和府、归化府、五原府,再让一部分难民去漠北的鄂尔浑河。这些难民去了兴和府、归化府、五原府、鄂尔浑河后,我们可以在那里发展农业、矿业、工业和商业。”

 朱慈烺早从刘云龙的介绍中知道鄂尔浑河是漠北色楞格河的支流,与色楞格河一样也发源于燕然山。色楞格河、鄂尔浑河改变了漠北干旱缺水的状况,这二条河的流域和克鲁伦河流域组成了漠北草原的精华。漠北正因为有了这些草原,孕育了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改变了中原王朝的历史走向,甚至影响了世界历史。如秦汉时期的匈奴就以此为根据地,与中原王朝进行了500多年的拉锯战,强盛时他们骑马跨过戈壁沙漠,并一度在漠南的河套地区建立了政权;衰落时,他们退往漠北,在漠北草原修养生息,待渡过困难时期后,再次南下,迫使中原王朝不断的修建长城来阻挡匈奴人的入侵。匈奴败退欧洲后,留在漠北的游牧民族继续以色楞格河、鄂尔浑河为根据地,先后孕育出了鲜卑、柔然、突厥、回纥、黠戛斯、蒙古等民族,他们以快马强弓,不断冲击着中原王朝和西部各国。可以说,色楞格河、鄂尔浑河是北方游牧民族的摇篮,要改变这一状况,大明必须占领色楞格河、鄂尔浑河。大明国有了色楞格河、鄂尔浑河根据地后,还能随时管控贝加尔湖地区、尼布楚草原,今后子孙后代还可以利用贝加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