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御驾亲征(15)


 第632章 御驾亲征(15)

 崇祯五年(1632年),察哈尔部遭受严重旱灾、瘟疫后,只剩下了2万余15岁以上的男丁。皇太极在进攻归化城时,林丹汗的左翼总管塔什海、右翼总管虎鲁克就投降了后金。林丹汗西逃青海,皇太极下令顺便进攻大明的宣府、张家口时,林丹汗妹夫(泰松公主的丈夫)衮楚克手下的6个宰桑也降了后金。林丹汗死后,额哲率察哈尔部重返河套,准备东山再起时,被后金侦知,于是在崇祯八年(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豪格再征察哈尔。多尔衮、豪格率部赶到河套,趁浓雾包围额哲时,林丹汗的弟弟粆图台吉、妹夫衮楚克台吉、重臣兼大学者昆噶敖德斯尔都战死了。额哲在母亲苏泰的劝说下,降了后金,活下来的大臣只有林丹汗的大舅子多尼库鲁克(四福晋巴德玛璪的哥哥)、小舅子南楚(三福晋苏泰的弟弟)。额哲被皇太极安置在义州后(今义县),就与亲卫头目奥尔格勒住在了那里。巴德玛璪、苏泰等人分别改嫁皇太极、济尔哈朗等人后,多尼库鲁克、南楚等原林丹汗妃子的亲属跟着去了盛京,因此留在察哈尔本部的只有林丹汗的原二福晋斯琴图。

 崇祯九年(1636年),皇太极将察哈尔本部移牧到大同、宣府外,设置察哈尔八旗时,八旗的所谓“王公”已不再是林丹汗的嫡系后人,而是原察哈尔阿纥土蛮、高尔土门、哈纳固山、窦土门等部落的几个台吉、宰桑。当年多尔衮、豪格率清兵包围额哲时,高尔土门的宰桑祁特本尔贝护卫着林丹汗的二福晋斯琴图突围。苏泰降清后,斯琴图无奈之下也只得投降了后金,后来干脆嫁给了祁特本尔贝,祁特本尔贝就成了台吉,因此在察哈尔八旗的8个大台吉中,以祁特本尔贝台吉最有威信。

 察哈尔本部在崇祯八年再次遭受后金的打击后,剩下的15岁以上的男丁已不足1万2千人,尽管已修养生息了9年,但15岁以上的男丁还没到1万5千人,平均每旗的男丁还不到2千人。尽管曾经雄霸漠南的察哈尔部再也没了以往的风采,但这些台吉中没有一个愿真正臣服清廷,他们听说明军打来后,想起以往的“联明抗金”,于是在祁特本尔贝的带头下,干脆全部向明军投诚。

 祁特本尔贝及其他7个台吉进了营帐后,跪倒在地,叩见朱慈烺。

 朱慈烺看了一下他们,说道:“都起来吧。”

 8个台吉忙说道:“谢陛下。”

 祁特本尔贝起身后,对朱慈烺说道:“陛下,我给你献上一件宝物。”

 朱慈烺问道:“什么宝物?”

 “大汗的大纛。”

 “大纛?”

 “是的。这杆大纛是成吉思汗用过的,一直传到了林丹汗手里。”

 “你们投降后金后,皇太极没有没收它?”

 “林丹汗去世前,把当初这杆大纛交给了额哲。后来多尔衮、豪格包围我们时,额哲将这杆大纛交给了我,分散突围。我带着斯琴图突围出去后,谁知额哲投降了。后来,皇太极追问大纛的去处,我谎称在突围途中丢失了,所以没被皇太极搜去。”

 “原来是这样。它在哪里?”

 “在营帐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