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冰封帝国之黑龙江(4)


 第526章 冰封帝国之黑龙江(4)

 大华公司永明城分公司的矿工正在兴凯湖东北180公里的大石塔(今卢切戈尔斯克)开采煤矿,在兴凯湖东北110公里的伊曼(今达利涅列琴斯克)地区开采锡矿,在兴凯湖东偏北140公里的伊曼河右岸(今马利诺沃)开采钛铁矿,在伊曼东偏北130公里的上塘(今格卢宾诺耶)开采钨矿,在上塘东北60公里的东坑口(今沃斯托克)开产钨矿、铜矿,在兴凯湖东北60公里的永嘉(今列索扎沃茨克)开采铁矿、金矿,在绥芬河、白志河(满语称莫温河)、松阿察河、伊曼河、必兴河及其支流中淘金,在兴凯湖南50公里的泰顺(今雅罗斯拉夫斯基)开采萤石矿,在兴凯湖南偏西56公里的地方(今巴甫洛夫卡)开采煤矿,在苏昌(满人也称雅兰,今游击队城)开采煤矿、铅锌矿,在苏昌西北25公里的矾山(今谢列布里亚诺耶)开采明矾矿,在永明城北部的大坞头(今阿尔乔姆)、横坦岭(今拉兹多利诺耶)、双城子开采煤矿,在永明城东部的婪沟崴(今纳霍德卡)开采煤矿、铁矿、铜矿,在苏昌东北30公里的梨树坞(今谢尔盖耶夫卡)开采金矿,在婪沟崴东部的弗林河(满语称苏都河)开采砂金矿。

 自邱洁春率军在永明城登陆后,几十万难民随后也在永明城登陆,这些难民除了将在兴凯湖流域、三江平原开垦土地外,几万名难民将成为矿工,开采永明城地区的金矿、铅锌矿、硼矿、萤石矿、煤矿等矿山。

 在后世,俄国人占领外东北后,把“伊曼”改名为“达利涅列琴斯克”,意为“远山的城市”,把“伊曼河”改名为“大乌苏尔卡河”。后来,俄罗斯在达利涅列琴斯克勘察到了达利涅塔约日诺耶锡矿、捷尔尼斯托耶锡矿、杰普塔特锡矿等锡矿,在伊曼河口(大乌苏尔卡河)上游90公里的马利诺沃勘察到了大型钛铁矿——阿利亚德诺耶(ariadnoe)钛铁矿,这个钛铁矿伴生金及铂族元素;

 在后世,滨海边疆区勘察到的钨矿储量占整个俄罗斯钨矿储量的80%,除了滨海边疆区的锡钨矿中有“钨”外,单独的钨矿主要分布在格卢宾诺耶、沃斯托克、萨马尔卡、普利穆尔斯基。格卢宾诺耶(glubinnoe)地区有2个钨矿,一个就在格卢宾诺耶,地下开采,另一个在格卢宾诺耶东27公里(tigriny钨矿),露天开采。沃斯托克(vostok)不仅有着名的“东方-2号”钨矿,还有1个铜金矿。萨马尔卡的钨矿是伴生钼的地下矿。位于摩阔崴东北65公里的普利穆尔斯基(primorsky)有列尔曼托夫斯克大型钨矿(lermontov 钨矿,也称为莱蒙托夫钨钼矿)、普里穆尔斯基大型钨矿(也称哈儿托夫斯克钨钼矿)。

 不过,尽管普里(即普利穆尔斯基)有2个大型钨矿,但这2个钨矿的品位较低,钨品位只有0.2%,因此大华公司暂时不开采。

 在后世,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铁矿主要分布在列索扎沃斯克、纳霍德卡。上世纪三十年代,俄罗斯为了采伐锡霍特山脉丰富的森林资源,于1938年建立了“列索扎沃斯克”,意为“木材加工厂”,后来在列索扎沃斯克地区发现了铁矿,于是列索扎沃斯克又成了铁矿城市,接着在列索扎沃斯克发现了大型石墨矿,开产了这个石墨矿后不久,发现这个石墨矿伴生黄金、铂族元素,黄金品位达30克\/吨、铂品位高达50克\/吨,于是赶紧把列索扎沃斯克的石墨矿改为金矿来开采。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除了列索扎沃斯克的金矿伴生石墨外,在列索扎沃斯克东北18公里的塔姆加(tamga)、东17公里的屠格涅夫(turgenev)也有大型石墨矿。俄罗斯占领外东北后,因1859年俄国战舰“亚美利加”号在躲避风暴时发现了婪沟崴海湾,就把婪沟崴改名为“纳霍德卡”,意为“发现”,将婪沟崴海湾改名为“亚美利加”海湾。后来俄罗斯将“海参wai”港作为军港后,由于纳霍德卡港口的水深在9.5米左右,可以停泊大型海轮,就把纳霍德卡港作为商业港——也称“东方港”,把“亚美利加海湾”也改名为“纳霍德卡海湾”。二十世纪中叶,俄罗斯就在纳霍德卡地区勘察到了很多铁矿、铜矿、煤矿、金矿,仅铁矿储量就达3亿吨,这些矿藏埋深都在-150米以上,大多可以露天开采。2019年,中国某公司参与开发了东方港的铁矿开采。由于俄罗斯仅对纳霍德卡20%的区域进行了勘察,还有80%的区域没有勘察,因此至今对纳霍德卡地区的矿产勘察还在持续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