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海达瓜依群岛的元朝遗民(第3页)

 贾瑛就指着村子边一堆黑乎乎的东西,说道:“我们用石炭。”

 焦渐涓知道,在宋代、元代,人们将“煤”称为“石炭”,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里有时也将“煤炭”称为“石炭”。于是继续问道:“这里有石炭?”

 “有呀,这里有很多石炭。村子附近就有石炭。”

 “村子附近有铁矿吗?”

 “村子附近没有铁矿,4里外有我们的一个铁矿。尽管规模不大,但够我们打制箭头了。”

 “岛上有铜矿吗?”

 “有,岛上有很多熟铜(即纯铜),只是太软了,不能用来打制箭头。”说着,他看见很多人在搭帐篷,就问道:“你们在干吗?”

 “搭住

人的帐篷呀。”

 “搭什么帐篷?你们和我们挤一挤,不就能住在屋子里了吗?”

 “老伯,我们来的人太多了,你的村子里挤不下这么多人。他们也是暂时住帐篷,过些日子伐木后就住木屋,今后烧制砖块、瓦片后,再住砖房。”

 到了烧饭的时候,有的村民们架起几根铁架子,把捕获来的鱼、肉及类似于红薯的蕃芋用刀切小后,搁在铁架子上烧,然后向食物上撒上一些盐,有点像后世的“烧烤”。有的村民用石锅烧鱼、烧肉。他们看见焦渐涓带来的难民、士兵用铁锅烧饭后,都很稀奇。

 铁锅在北宋时就有了,贾瑛的先祖来到海达瓜依群岛后,尽管把烧砖、冶铁传承了下来,但由于没法解决铸模,因此他们并不会制铁锅。

 焦渐涓就邀请贾庄的村民到自己这边来做客。贾瑛带着村里几个头面人物来到了焦渐涓的帐篷里,一边喝酒一边聊天。

 贾瑛告诉焦渐涓,这个岛有8个村子,其中有5个村子是汉人的后裔,3个村子是色目人、蒙古人的后裔,村子与村子之间相距都很远,平时大家互相并不来往,有的时候还经常会互相攻击。

 贾瑛说的“色目人”就是元代对来自中亚、西亚人的统称,有时也称为“西域人”。他们中大多数人的肤色与汉人、蒙古人不同,有黄头发、棕色头发,有蓝眼睛、棕色眼睛,有棕色皮肤、白色皮肤,有的人鼻子还很高,在宗教信仰上与中原人也有不同,大多信仰“回回教”。忽必烈征讨日本时,元军中有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由于元朝将臣民分为四等,蒙古人地位最高,色目人次之,汉人位列第三,南方的少数民族居末等。当年攻伐日本的元军漂流岛海达瓜依群岛后,也分为了三等。由于这些元军中汉人居多,因此他们的后裔也是以汉人为主。他们的先祖中有文化的人就把汉人、色目人、蒙古人的文化传承了下来。

 历史上,俄国殖民者、英国殖民者来到海达瓜依群岛后,不许岛上的元军后裔传承自己的文化,因此岛民渐渐地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

 贾庄的人喝完酒,离开焦渐涓的帐篷时,每个人都拿着一口铁锅回家了。从此以后,他们将告别“烧烤”、石锅,又能像他们的先祖一样,用铁锅做饭、做菜了。

 几天后,勘查队员在士兵的保护下,来到了马塞特南40公里的地方,这个地方在地图上被刘云龙命名为“克莱门茨”(今clements),附近有个可露天开采的烟煤矿。贾庄附近不仅有铁矿、铜矿,还有石灰石矿、黏土矿,尽管储量较小,但几年内已足够用了。

 后来,刘云龙命名的“克莱门茨”被命名为“客来梦”,以此纪念来到岛上的元朝后裔。“克莱门茨”的煤矿也被称为“客来梦”煤矿。

 几个勘查队员来到海达瓜依群岛东100公里的波彻岛(今porcher岛),即该岛位于波特兰湾东南50公里。

 波彻岛长约34公里、宽约29公里,面积约522平方公里,是个略呈长方形的岛屿。岛的中部有海湾深入,因此交通还算方便。在后世,发现波彻岛东部有丰富的砂金矿,砂金矿分布面积达20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