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农业研究所(第2页)

 “3-4亩地就能养活全家?”

 “完全可以呀。我问你,我们的试验田亩产量是多少?”

 “你家的试验田用了化肥后,麦子的亩产量是380斤。”

 “如稻子的亩产量也提高3倍呢?”

 “稻子的亩产量也提高3倍的话,可以有6-9石,也就是550-830斤。哎,按这样算的话,4亩地还真的能养活全家了。”

 “我没骗你吧。”

 “稻谷的亩产量最高可达多少?”

 “1000斤左右。”

 “啥,1000斤?”在戴均元心里,水稻的亩产量有1000斤的话,简直是奇迹,是根本达不到的。

 刘云龙说道:“1000斤有啥稀奇的?只要你们努力,稻子的亩产量迟早会达到1000斤。”

 “那还有另外二个方面呢?”

 “第二方面是增加稻穗、麦穗上的稻粒、麦粒数量。所以我们要用氮肥、钾肥。”

 戴均元心想,稻穗、麦穗上稻粒、麦粒数量多了,亩产量自然高了,就说道:“那今后我们多用点氮肥、钾肥。”

 “氮肥、钾肥也不能乱用。氮肥用多了,会烧苗;钾肥用多了,庄稼光长身体,该结果的时候不结果。”

 “第三个方面呢?”

 “第三

个方面是增加稻粒、麦粒的饱满度。用了磷肥就能提高稻粒、麦粒的饱满度。稻粒、麦粒饱满了,粒重就大,亩产量不就上去了吗?”

 “磷肥也不能乱用咯?”

 “对。磷肥过量使用的话,农作物会早熟,籽粒小,产量反而低。所以,你们要研究合理的化肥使用量,确保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

 “还有其它办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吗?”

 “还有浸种、育苗。你别小看浸种,以前是用盐水、石灰浸泡的,将来我们要改用化工厂生产的药剂来浸泡种子,如每亩地能省下2斤种子,苏州930万亩耕地全部用来种植粮食的话,你说能省下多少粮食?”

 戴均元一匡算,每亩节省2斤稻谷,930万亩稻田每年可省下1860万斤稻谷,那就是1209万斤稻米,可养活3万多人,于是问道:“有哪些药剂可用来浸泡种子?”

 刘云龙说道:“等杨茹良研制了链霉素,就可用链霉素浸种。用链霉素浸种后,能杀死种子带的病菌,保证种子正常发芽,还能保证禾苗茁壮成长。”

 “什么时候能生产育种用的链霉素?”

 “明年育稻秧前,应该可以有了。”

 “那太好了。”

 “再来说说育秧。现在是小冰河时期,我们育秧大多在4月初,那时的气温还不怎么高,往往还有倒春寒,撒下稻种后,有些种子发不出芽,有些种子发芽后还会被冻死。今后有了塑料薄膜,使用薄膜育秧技术,既能保证稻种的发芽率,又能保证秧苗不冻死,你说又可以节省多少稻种?省下来的稻种碾成米,就是粮食。”

 戴均元心想,要是育秧时每亩地也能省下2斤稻谷的话,930万亩稻田又能省下1860万斤稻种,又能养活3万人,于是说道:“化工厂啥时候能生产塑料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