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农业研究所(第3页)
“估计春节前后就能生产了。”
“我一定好好研究薄膜技术。”
“你的研究所还要给我找ru酸菌、蘑菇菌、香菇菌、平菇菌。”
戴均元听后心想,蘑菇在林地、草地、路边到处都有,黄梅季节还有人在上方山、灵岩山等山上采蘑菇;香菇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培植历史,用腐败的构树木就能培植;夏天雨后杨柳树上会长出平菇,这些菇都是刘云龙说的真菌培植的,可ru酸菌是什么细菌?就问道:“刘总,显微镜能看到的细菌有几千种,哪种是ru酸菌?”
刘云龙说道:“你给我在牛奶、葡萄酒、咸菜、臭卤中找。这种细菌通常成对或成链状生长,外形呈球形或杆形。找到后,把它放到淀粉中,如能把淀粉发酵出葡萄糖的,就是ru酸菌。”
“这个ru酸菌有啥用?”
“ru酸菌是天然的防腐剂,今后生产很多药品时要用到ru酸菌,比如小孩子拉稀了,用ru酸菌就能治好。”
“ru酸菌还有这功效?行,我来安排找乳酸菌。”
“有不少蘑菇是有毒的,你别瞎找。你要找的是可食用的蘑菇,最好是那种矮壮、有白色伞盖的那种。”
“这个季节都没蘑菇了,只有香菇还有人培植,你让我去哪里找这些菌种?白木耳要不要?”
“当然也要呀。今后我们要大量培植菌菇,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得起菌菇。”
“好,明年我再来找能培植蘑菇的菌种。”
刘云龙走后,戴均元心想,农业研究所得招大批人员了。
刘云龙到了村里,找到伯父,聊了一下最近盘门分公司的生产情况后,刘云龙让伯父和几个村的村镇商量一下,办一所义学,专门招收村子里的女孩子读书。
伯父一听,说道:“没让她们裹小脚已经不错了,还要让女孩子读书?”
刘云龙说道:“嗯。我的乐益学校有女孩子读书,村里的女孩子为啥不能读书?”
“女孩子读书有啥用?”
“伯父,你这话是啥意思?女孩子读了书就没用了?”
“女孩子长大了,就该在家做做刺绣、纺纺纱、织织布,结婚后留在家里相夫教子,读了书没用。”
“你这是老观念了。现在女人也能创造社会财富,我公司不也有几个女干事吗?再说,女孩子没文化,将来能把自己的孩子教好吗?将来都是机械化生产,女孩子不读书,连纺织机械的说明书都看不懂,还纺什么纱,织什么布?”
“这......,你说的有理,女孩子读了书,开拓了眼界,将来能更好地教好自己
的孩子。可现在全国没有一所学校是招收女孩子的,有的话也是私塾。”
“你就把它当做私塾好了。”
“这也行?”
“为啥不行,只招收自己村里的女孩子读书,外人凭啥来说三道四?”
“行,我来和几个村的村长商量商量。”
“这还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