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链条
再造汉明第36章 链条
第36章 链条
三天后,刘云龙带着300匹绸缎又来到了天心桥,把潘公公要的300匹绸缎送了过来。
潘公公见绸缎送过来了,忙让小太监去拿钱,并让负责染作的司历把绸布拿到染房里去。潘公公从刘云龙这里进货是1匹13.5两,他对北京说的是1匹14两(由周奎作证),这样他和小太监们就有150两银子进账了,他一人至少可得100两。
他对刘云龙说道,等把这些绸布送到北京,要是皇上高兴了,你就得源源不断地给织造局送货。
刘云龙说道,皇上高兴了,我发财,你也发财,大家发财。
潘公公听后哈哈大笑,心想这个年轻人真聪明。这种绸布,南京、杭州的织造局是没有的,真要是让皇上高兴了,说不定今后皇家会把大量的订单交给苏州织造局来办,这不是给了潘公公更多的发财机会吗?
刘云龙也高兴呀,他这300匹绸布一下子就回笼了4000多两银子。
潘公公问刘云龙:“你怎么会认识国丈爷的?”
刘云龙说道:“春节前他来订购了1万块肥皂、5000盒润肤膏。那天送货时才知道是国丈爷。他订购了这么多货,是送给皇后吗?”
“他会送东西给皇后?拉到吧,像他那个抠门样,皇后送东西给他还差不多。”
“那他订购了这么多肥皂、润肤膏,干嘛用?”
“卖呀。你不知道吧,他在京城有20多个店铺呢。你真的是以市场价卖给他的?”
“嗯”
“他每匹绸缎至少可赚2两银子。”
“不会吧?”
“啥不会?只要他敢开价,就不怕没人买。”
“要是他开价每匹绸缎20两呢?”
“他是国丈爷,京城要拍他马屁的人多着呢,即使他开价每匹绸缎30两,也不愁没人买。”
“懂了。”
“不过,对你也有好处。”
“对我有啥好处?”
“以后他还会经常从你这里进货,你的产品靠他就能打开京城市场。这对你不好吗?”
刘云龙说道:“我还是那句话,他发财,我发财,大家都发财。”
“哈哈,对,大家都发财。”
刘云龙的大华织业公司织出来的棉布、绸布投入苏州市场后,大量布店开始销售这种大幅宽布料,尽管表面上价格较贵,实际上并不贵。2尺幅宽的布料制作衣服时,拼缝多,浪费多,而这种4尺幅宽的布料制作衣服时,除了肩部、腰侧、臀部、裤腿有拼缝外,浪费的布料远比2尺幅宽的布料少。
几天后,刘云龙去铁铺了解链条的制作进度,见师傅和二个师弟在铺子里锯着木料,忙问师傅:“师傅,你们在干嘛?”
“我们不是在做你的机器吗?”
“你们自己做?”
“我们不做,难道让别人来做?”
刘云龙忙把师傅拉到一边说道:“你们这样自己做,累不累呀?一年能做几台?”
“哪还能怎么做?”
“师傅,我要是按你这样的做法,恐怕现在连300台机器都做不满。”
钱师傅一听,对呀,他村里的机器要是他一个人做得话,一年能做几台,于是问道:“你是怎么做的?”
刘云龙说道:“你把机器的零部件放给多个不同地点、不同的木匠铺做,他们做好了,你们三人负责组装,速度不就快了吗?”
钱师傅一听,心想我咋就那么笨呢?可一想,让人家给你加工,要定金的,自己没那么多钱呀,于是说道:“我也想这么做,我到哪里去筹那么多定金?”。
刘云龙听后,就拿出50两银子给了师傅,说这50两银子足够你500台机器的定金了,你让他们分批送货,每次送个10套或20套,你们的组装进度不就能连续了吗?
钱师傅听后,忙与二个徒弟去商量怎么预定机器部件了。
到了铁铺,贝喜鲁正在指挥几个铁匠打制洛阳铲、链轮。
按理链轮应该采用铸造,但刘云龙的铁铺没法把铁化成水,刘云龙的图纸上要求的不是青铜,而是使用这个时代的“精钢”,因此贝喜鲁就让铁匠用烧红的铁件敲出了一个链轮的凹形铸模。有了这个铸模后,再把烧红的“精钢片”敲入铸模内,再淬火、回火、修整后就做成了链轮。
这个流程非常麻烦,仅做“铸模”就会耗费铁匠的很多精力。
刘云龙心想,无论如何得解决炉衬材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