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链条(第2页)

 从铁铺出来,刘云龙来到盘门东大街(今苏州东大街)。他决定在盘门一带买一栋住宅,顺带看看有没有地可买,造一所学校。

 在盘门东大街与梅家桥弄(今苏州新市路)交岔处的北面有1户人家,是一个来自广东商人的住宅,年前做生意亏了本,想把房屋卖了还债。这套住宅有三进三开间,想来这个商人曾赚到过不少钱,所以才造得起这么多房子。住宅的东面就是苏州府学,刘云龙看到住宅后面还有约1亩半的空地,地里有人种着菜。他打听了一下,这几块地属于官田,不知怎么回事一直荒着,附近的人就在地里种了蔬菜。

 他和广东商人签订了房屋买卖契约,一起来到苏州府找人作保。

 他们来到府前街的知府衙门。

 衙役不认识刘云龙,见他俩穿着光鲜,问他们找谁?

 刘云龙递上名帖,说找陈大人。

 衙役进去通报后,就让刘云龙他们进去了。

 刘云龙来到陈知府的书厅,门开着,赵永忠也在,正在向知府说着什么。

 陈知府这几天正愁着呢。自被朝廷连续3年“稽赋削籍”后,去年的秋税竟然全部完成了,还被朝廷嘉奖,他本该高兴才是,谁知前一阵子吴江的饥民暴乱,抢劫了松陵、同里、黎里、盛泽几十家富户,连很多碾米坊的大米都被抢了,好不容易派兵戡乱平定了,谁知阳澄湖周边的饥民又开始闹事了。

 苏州府的地势除了吴江比较低洼外,再有就是阳澄湖地区。后世享有盛名的“阳澄湖大闸蟹”就产自该湖。

 去年仲秋那场大水,阳澄湖周边地区几乎也绝收了,他刚刚与同知、通判商量着怎么赈灾呢。

 他看到刘云龙进来后,说道,进来吧,你不来我也正想派人找你呢。抚台黄大人从京城回来了,他准备在学士街造几间府邸,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刘云龙让赵永忠做保人,在房屋买卖契约上按上了手印。

 签好契约后,广东商人就离开了知府衙门。

 刘云龙跟着陈知府到了书院巷的巡抚衙门。

 苏州巡抚严格地说应该是应天巡抚督察院署,原驻地南京,也驻过句容,后来因抗倭需要,巡抚大人经常来苏州,在万历年间才常驻苏州,因此苏州人将应天巡抚督察院称为苏州巡抚。苏州巡抚的驻地原为苏州的鹤山书院,是苏州第一所书院,后被官府征用。

 刘云龙跟着知府走进巡抚院署,来到了黄希宪的书房。

 黄希宪原名金贵,是天启五年的进士,后奉旨改名为黄希宪。他回京城述事后,就匆匆回来了。

 黄希宪看到刘云龙进来后,说道:“刘木匠,这次抚衙就暂时不修缮了,不过我想在学士街造几间房子。”

 刘云龙跟着黄希宪、陈洪谧去了学士街,看抚台大人刚刚买下的官邸用地。

 看过地后,刘云龙对黄大人说道,三天后把图纸拿出来。

 离开学士街的路上,刘云龙把想买下盘门东大街那块官田的打算提了出来,陈知府满口答应。

 临走前,刘云龙问知府:“陈大人。上次我看见你后花园里种着辣椒、甘蓝,不知能不能向你讨要一点种子?”

 陈知府说道:“怎么?你也要种辣椒赏花、看紫色的菜心吗?”

 刘云龙说道:“我就是觉得好玩,拿回去试着种一些。”

 陈知府说道:“这个辣椒,有好几种,有的果实像灯笼,有的果实像把剑,有的果实不大,却朝天生。甘蓝种子也有一点。既然你喜欢,我就给你一些。”说完,就让刘云龙和他一起回知府衙门,然后让赵永忠去拿一些辣椒、甘蓝种子给刘云龙。

 刘云龙接过种子,对知府大人说了声谢谢后,离开了知府衙门。

 刘云龙知道,知府说的灯笼辣椒就是菜椒,不怎么辣;长得像剑似的辣椒是尖头辣椒,比较辣;朝天生的辣椒就是朝天椒,极辣。

 他回家后,让父亲在清明前后把辣椒、甘蓝种子种在菜地里。

 刘云龙在中学读书时就知道,甘蓝不仅可以吃,还可以做ph纸。后世的ph纸大多是用一种叫石蕊的地衣植物来制作的,甘蓝也可以做ph纸。

 次日,刘云龙把房子的钱给了广东商人,广东商人就和家人收拾细软后,把房子交给了刘云龙。下午,知府就派了人与刘云龙丈量了那块地,接着完成了买地手续。量完地后,刘云龙让贝喜鲁马上叫二个铁匠来收拾房子,联系匠人在买下的空地上造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