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抛开事实不谈(二合一大章)(第3页)
俗话说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软。
尝过足银足饷的滋味后,老友们才知道自己的兵丁可以发挥真正的战力,不想再回到缺饷、欠饷的状态。
一群几乎能做叔父的中老年宿将,却对这位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大帅更加“忠诚”,一口一个大帅喊得极为热乎。
抛开驻防玩家、民兵、辅兵、新兵不算,李牧此时可直接指挥嫡系、旁系战兵三万五千。
原本李牧是打算集结完南路军,便快速北上与『背嵬军』会合。
谁知道等“老朋友”花了点时间,而玩家带队也打得太快,没多久就杀到沈阳夺取全城。
先前夺取城池、军事胜利的天命值基本是三成分成,三成购买复活储备,七成召唤玩家全部花完。
眼下他都没想好夺取沈阳的天命值怎么花——急于思考收复辽东之后的问题。
辽东,他肯定要用背嵬军代持在手里。
辽东大部分精华土地基本收复,只剩下辽北与东部一些山沟沟屯堡尚待夺回,而且黄台吉仍有一支削弱过的主力大军。
如此一来,李牧接下来的对手便是两个。
一个是黄台吉的残存主力,另一个是大明接收辽东的文臣武将。
前者没甚好担心,李牧收到玩家传递的情报——
鞑子在浑河南岸短暂停留过,随后放弃所有屯堡北上撤退。屯堡燃烧的黑烟就算不用望远镜也能瞧见。
玩家们判断鞑子怕了。
鞑子不想重演“玉璧”的覆辙,灰溜溜退往苦寒的吉林,打算跟背嵬军玩持久战。
玩家并不怕持久战,还想钻进深林跟鞑子玩游击战,一命换一命,看谁先被活活换死。
没赶上与鞑子决战,李牧只叹可惜,但能少打一次决战,少牺牲一些嫡系精锐倒也是好事。
鞑子的事告一段落,大明文臣武将却是个棘手问题。
李牧并不想在这里直接造反,也没打算近期造反。
他的大本营在豫南,武器兵备、精兵强将都在那,辽东三路大军的“忠诚派”与“腐蚀派”也没完全区分干净。
到时候朱由检御驾亲征过来,数万摇摆不定的中立人也会短暂演变成忠诚派。
双方内战只会叫主力尚存的鞑子摘桃子。
所以最好的情况是辽东顺利收复,朱由检亲自论功行赏,然后带着忠诚派返回京师。
剩在辽东的背嵬军多多安插钉子,拉拢更多对朝廷不满的官军,训练更多卫戍民兵守城,并做好黄台吉干涉辽东的准备。
这个图谋辽东的计划早在论坛上讨论无数遍,而李牧此时就在补上拼图的一角,迅速在文官接收之前抢占基层——
干部玩家安置流民屯田造屋。军官玩家前往各城、屯堡编练新兵。
宣传组每天都深入百姓的营地,新兵的训练场,不断传播背嵬军的英雄事迹。
给那些刚刚重获自由的辽东百姓加深“背嵬军是复辽大英雄”的思想钢印。
一旦背嵬军开始起事,要确保辽东在短时间变作背嵬军的“造反根据地”,无论朱明还是满清都留不住!
李牧暗忖这份夺辽计划很好,事实也正朝着他的预期方向发展。
然而现实瞬息万变,黄台吉的确率领主力,乃至诸多屯堡的旗丁前往辽北,但他们稍稍改变了前进方向径自朝着辽西冲去。
百名报信的斥候在途中遭遇伏击,仅有十三名夜不收狼狈杀出,抵达盖州。
他们身上尽皆带伤,为首的头目不作休息便钻进盖州城,一门心思求见南路军李大帅。
夜不收头目的武器被收缴一空,一见面便是一个飞扑,跪在李大帅脚下,“李都督,救救陛下吧!西路军被虏寇围在杜家屯,陛下与全体将士岌岌可危!”
其实夜不收跑出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敌兵究竟是蒙古部落,还是满清鞑子,但有一点可以确定——
敌兵在他们必经之路上埋伏了骑队。
这说明敌人是有备而来的奇袭,不希望有人逃出去报告情报。
要是洪承畴慢半拍,使他们晚出发一步,再给敌人伏兵更多准备时间,只怕西路军全部覆灭,他们也跑不出来。
到时候就真是萨尔浒之战,各个击破三路明军了!
李牧按捺心中的震惊与惶恐,耐着性子询问斥候所知的所有情报。
终于确认这支突然杀出的敌兵,不是别人,就是绕路的黄台吉大军。
好你个黄台吉,谁都觉得你走投无路已入死地,没想到还是被你走出一步绝地求生的活路。
“通知三品以上武将,五品以上文官到此召开军事会议!所有战辅兵立刻进入战备状态!”
李牧另外向远在沈阳的背嵬军发出命令,立刻组织精锐火速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