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2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想当年,吐谷浑与我铁勒一族常有冲突,我族当年微弱,后虽然实力渐有恢复,可我父又死,我母带领我和族人归顺大唐,现在一晃,也有四十余年了。”

 “想到当年之事,如今仍然历历在目,末将虽然是铁勒人,但这些年追随大唐,从来都是忠诚无二,大唐的太子,也是我契苾的太子,末将今日奉劝殿下,也只是担心殿下的安危,若是真的大战开启,末将一定身先士卒,不会让殿下受到一点伤害!”

 说着说着,契苾何力的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李贤当然知道他是真心真意,不过,战场上的事,谁说的准呢?

 但看他现在的这个状态,也不能继续刺激他了。

 只得暂时作罢。

 自从被分配了这么个任务,李贤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

 自大非川一战之后,如今已经过了大约五年的时间,这五年里,吐蕃的便宜占了不知道有多少。

 每次出战几乎都是顺风局,正所谓,骄兵必败,现在的吐蕃军团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支骄兵了。

 这一次,他们的胃口挺大的,还想一口气吞并边关四镇,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要集结优势兵力。

 而这些优势兵力是从哪里来的?

 难道,都是从逻些城开出来的吗?

 当然不可能。

 实际上,自从吐蕃相继攻占了吐谷浑和大唐安西四镇,他们的兵力构成也就有了很大的改变。

 广泛吸收安西四镇和吐谷浑的部队也是他们的既定政策,尤其是与唐军四州相邻的这一块区域。

 原本就是吐谷浑的旧地,冲锋的吐蕃军团当中,也有大批量的吐谷浑人。

 按照阿史那伏威提供的情报显示,这一波吐蕃军团的总人数,大概在两万人左右。

 古代人在描述战争战况的时候,时常喜欢夸大,动不动就是数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出征,踏平某某,俘虏人马牛羊无算。

 但实际上呢,只要看看古代的生产力和交通方式就知道了,动不动就几十万大军的那种,不过是吹水而已。

 绝对不可能成真。

 想想看,以唐时的生产力水平,不说繁荣富庶的大唐了,就说是吐谷浑这些草原民族,他们能够供养的总人数都是有定量的。

 充其量不过勉强到几十万而已。

 那么,每每出兵几十万,老家不是都被偷了?

 更何况,看看契苾何力当初投靠大唐时的记录就知道了,契苾也算是世袭的可汗,但他的部族也只有上千家左右。

 以一个家庭四五个人组成来计算,不过是几千人而已,而这几千人就完全可以称之为是一个部落了,也可以拥有可汗之位。

 吐蕃的疆域广大,统御的人口当然是要超过数十倍,但要说屡屡兴兵都能有几十万的规模,那就绝对是夸大其词。

 事实上,历史记载里面的夸大,将军们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古代的战场战报,书写的风格就是那样的。

 只要现实中大家都心里有数就可以了。

 那么,回到吐蕃军团来说,两万兵马已经算是很大规模的一支军队了,可以说,在吞并了安西四镇之后,这是吐蕃的又一次野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