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武还唐月映大江

第24章 避实就虚

 面对契苾何力的吹捧,李贤表现淡定:“圣人既然把这支军队交给我,我就不能辜负圣人的期待。”

 “战场,总会有伤亡,但身为大唐太子,我也想把尽可能多的唐军兄弟带回长安,我绝对不是说说而已,出征之前,我也做了许多研究。”

 “上一次大非川之战,我军就是从这里启程的吧,本想直击逻些,怎奈何半途而废。”

 “战术上的失策固然是一大问题,但是,唐军以急行军之态,对战以逸待劳的吐蕃军团,确实是占了劣势。”

 “我们的军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平原地方赶过来的,经历了遥远的行军,本就疲惫不堪,身体状况不佳,又要登上高原和吐蕃军团决战,这本来就是个冒险的战略。”

 事实上,历史上的名将薛仁贵,在制定作战方略的时候,本来是非常周密的。

 作为一位传奇老将,薛仁贵一开始的战略是很实用的。

 一方面,轻装简行,从平原地带急行军到高原地带,这样虽然是以牺牲战士们的体能为代价的,也更容易让战士们受各种高原反应综合征的影响。

 但是,却获得了宝贵的时间,让唐军可以奇袭入寇的吐蕃军团。

 另一方面,因为当时的目标是直捣吐蕃的王城逻些,所以,大军难免有孤军深入之嫌。

 为了保障后续的供应,薛仁贵特地派遣了郭待封继后,率领两万人管理辎重粮草。

 以防吐蕃军团的偷袭。

 可以说,这样的战术制定已经算是考虑到了方方面面可能出现的危险,如果一切都可以按照计划发展,不说可以直捣黄龙了,至少可以保住大非川以南的大片土地,甚至可以向西吐谷浑旧地进发。

 哪里像现在一样,只能将将保住四州,还时常要受到吐蕃军团的袭扰。

 “那太子的意见呢?”

 此前并没有战场经验的李贤竟然敏锐的指出了唐军在与吐蕃军团交战之前就已经战斗力减弱的事实。

 这让契苾何力不得不更加看重他的意见。

 而李贤,确实也想要调整战略。

 他稍作考虑,却又转向阿史那伏威:“阿史那将军,近来,吐蕃袭扰四州,可有什么规律可言?”

 就在刚才,阿史那伏威已经把吐蕃军团的兵力,攻陷的地方都阐述清楚了。

 虽然号称攻陷了四州,但其实呢,也只是在四州境内大肆劫掠而已,这也是吐蕃军团几年来的老套路了。

 虽然唐军在大非川大败,实力大大减弱,但与此同时,相比不停进取,对外扩张,现在的唐军已经全面收缩防御。

 于吐蕃一路,他们对于已经被吐蕃实际控制的于阗、龟兹等地没有什么企图。

 看似是收缩,实际是把优势兵力更加集结在一起,放在可以照顾到的地方。

 比如,守备河湟谷地。

 大唐把优势兵力都集结在一起,可以说是把战力都夯实了,吐蕃想要趁虚而入,是越发的困难了。

 于是,从以往的大举进攻,现在就转变成了小股袭扰,反正是以能抢就抢,抢不了就跑为主要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