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2页)
退保四州对于唐军来说,本就是战略收缩,而现在,保住这四州都十分困难。
若是四州皆失,那么,大唐在西北的经略就可以说是功亏一篑了。
所以,对于大唐来说,这一战也是不得不出兵,不得不谋求必胜。
李治派出李贤挂帅,坦白讲,也不只是想要给这个狂妄的太子一个教训,从一个帝国的统治者的角度来考虑,他必然也是希望太子的出现,可以提振唐军的士气。
借以打掉吐蕃的爪牙。
但按照李贤的推测,这两万的兵马也是集齐了吐蕃在大非川附近的所有兵力,兵力这个东西,从来都是此消彼长。
现在,这些兵马都被集合起来,攻击四州。
那么相应的,对大非川沿线的这些州郡的守备就会相对空虚,这里是河州,已经是在大唐手中牢牢控制住的地方。
如果从这里出征肃州,粮草也好,辎重也好,都会很容易运输,不会遭遇郭待封粮道被袭的惨剧。
而绕过四州这个实,转而去进攻肃州这个虚,就是太子李贤进军的基本思路。
选择肃州是有理由的。
这里不比安西四镇,早就有许多汉民在这里聚居,人和条件拉满,且此处五年以前还在唐军的控制之下,基本上这块地盘和地盘上的人都还对大唐有很深的情感。
这就意味着,大唐对于这些地方妥妥的属于收复,人心在,山河就在。
收复安西四镇?
这样的不世之功,李贤当然也想收入囊中,反正,来都来了。
可问题是,现在并不具备那样的条件。
安西四镇距离唐军控制的地带实在是路途遥远,以往,吐谷浑的区域还都属于唐军管理的时候,与安西四镇也算是接壤的。
那样的情况下,唐军出兵也算是相当便利,不管是人员还是物资的调配都可以得到有效的保障。
然而,现在安西四镇全都落入吐蕃之手,与四镇相接的许多州郡也先后被吐蕃吞并。
这就意味着,唐军想要越过西海,直接对四镇用兵的可能性已经大大降低。
出兵都没有媒介了。
如果有出兵的角度,难道,太子殿下愿意放弃唾手可得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吗?
但很可惜,打仗可是一个要拼硬本事的差事,绝对不是依靠设想就能成功的。
李贤可不想做那谢晦,只要敌军不打过来,我就是英明神武的大将军。而只要是来了,我就是仓皇逃窜的鼠辈。
现在,唐军已经抵达河州治所,而据阿史那伏威的情报,治所这边还算是顶得住。
而唐军援兵到来的消息,明天也必定会传到吐蕃军团那边,按照吐蕃日常的战术,他们必定会集结优势兵力对四州进行猛攻。
趁着大唐援军立足未稳,如果可以拿下一州,对于吐蕃来说也算是赚了。
对于大唐来讲,四州虽然相距不远,都是相连的,但想要一起防御,也比较困难。
必定不如吐蕃军团集中兵力攻击一州要有效果。
吐蕃军团可以通过迂回试探寻找唐军守备的弱点,漏洞,可是作为防守的一方,唐军却很难找到吐蕃军团的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