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安史之乱(第3页)

 这种情况一直影响到了后来的宋朝,为了防止武人谋逆,宋朝采用了重文轻武的策略,这样做虽然确保了赵家的政权稳定,却也让燕云十六州在之后的数百年间再也没有真正回到过汉人的手中,汉朝时候一汉顶五胡的景象也再也看不到了。

 高仙芝听刘能说完,已经震惊得合不上嘴巴了。

 他真是没有想到,就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居然会看到规模如此巨大的战乱发生。

 这场巨大的浩劫将会横扫他忠心的大唐,让大唐再也没有办法再造辉煌。

 不过高仙芝好像是想到了些什么,连忙问道:“那东边的安东都护府由什么占领?高句丽有没有再现?”

 这是他第一次表达自己想要将高句丽复国的心愿,但是现在这种情况却让他没办法考虑合不合适,而只是想知道,这种情况有没有可能实现。

 刘能看了他一眼,说道:“安东都护府自然还在大唐的控制之下,只不过高句丽故地被新罗占据了。”

 “那群蛮子?”高仙芝立刻没好气地说道。

 唐朝初年的时候,半岛上一共有三个国家,分别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其中高句丽的实力最强,最巅峰的时候占据了大半个半岛和辽东部分平原地区,并且三次击败了隋炀帝,建起了京观威慑中原。

 新罗只不过是被高句丽赶到南面山地的蛮族,依靠着中原和高句丽的冲突活着。

 但是高仙芝是真的没想到,新罗居然可以后起直上,占据了整个半岛,这怎么让出身高句丽贵族的高仙芝能忍。

 高仙芝立刻问道:“那我在此战之中是什么位置?可曾立下了战功?亦或是像你说的那样割据藩镇?”

 刘能看了他一眼,有些不忍心告诉他,不过最终还是说道:“没有战功。”

 “没有战功?我身为金吾卫大将军,居然没有机会领兵吗?”高仙芝立刻逼问道。

 刘能缓缓说道:“禄山反,荣王为元帅,仙芝副之,领飞骑、彍骑及朔方等兵,出禁财募关辅士五万,继封常清东讨。帝御勤政楼,引荣王受命,宴仙芝以下。帝又幸望春亭劳遣,诏监门将军边令诚监军。”

 “不过边令诚胡乱插手军务,向皇帝进谗言,谓之安西节度使封常清畏惧叛军动摇军心,而你高仙芝放弃了陕郡几百里地,偷偷克扣士兵的粮食和赏赐。”

 “皇帝大怒,命其将你们斩首示众。”

 高仙芝顿时便坐了回去,直愣愣地盯着帐门,感叹道:“我居然如此不堪吗?”

 刘能不禁出声劝道:“非也,后来安禄山进陷长安,崔光远、边令诚等人开门纳贼,后又逃出长安,为皇帝所不容,捉起来之后斩首示众,一样没得到什么好下场。”

 “该!”高仙芝狠狠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