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安史之乱(第2页)

 高仙芝恨不得现在就将这块地方拿到手里,给大唐弄来更大的领土和更多的粮食,然后他就可以受天下人敬仰了,甚至以此功劳换取高句丽复国都有可能。

 但是刘能还没有说完,只听他继续说道:“而且这一仗的影响并不仅仅是在这里。”

 “不仅在这里?难道还有什么更大的影响吗?”高仙芝连忙问道。

 刘能点了点头,回答道:“对,不过这一次却不是什么好影响,而是会打断大唐几代人奋斗出的盛世。”

 “在我们那个时代,称之为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叛乱之一,由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掀起。

 这一场叛乱,直接将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的辉煌打落尘埃,是后世公认的大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这场叛乱影响深远,不仅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更因其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非常广、且影响深远,而被后人称为最血腥的叛乱。

 在安史之乱的八年时间里,整个战乱波及了整个大唐,从南方到北方,都落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绝大多数百姓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之中,全国人口从近九百万户、五千多万人口,直接降到了190多万户、不到七百万人口,八年时间的人口损失达到3600万以上。

 这八年时间里,光是长安城就三度沦陷,安禄山、回鹘、史思明轮流洗劫长安,其中回鹘人洗劫最为过分,他们在长安城的时候,纵兵焚烧圣善寺、白马寺,杀死一万多人,随地大小便,弄得整个长安城臭气熏天,肆意垢骂官吏,在夜间带兵砍开含光门,闯入鸿胪寺等官府要地,抢夺长安县令邵说的马匹,逼迫雍王李适向回鹘可汗下拜,甚至在杀人被捕之后大摇大摆来劫狱,还砍杀了几名狱卒。

 回鹘人虽然帮助大唐平定了安史之乱,却也踩着大唐的颜面过了一段快活时间,这也让周边各国全都看清了大唐的虚弱,高原上的吐蕃人乘机而入,尽得陇右、河西走廊,大唐也在几十年后失去了整个西域,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都落入草原民族之手。

 尤其是在吐蕃人攻陷关陇之后,西域地区也就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意义,西域的存亡对整个唐朝边防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实际的意义,不得不采取了任其自生自灭的态度。

 另外,人口的大量流失也就意味着赋税的大量损失,再加上唐朝的门阀政治愈发严重起来,越来越多的赋税被强加在民户身上,天下叛乱四起,大唐朝廷不得不四处派人灭火,愈发加重了朝廷的负担。

 当然,藩镇割据也在此时愈发兴盛了起来,因为安史之乱的缘故,朝廷在后期实际上已经没有多少钱财去征讨逆贼了,所以只能用招抚怀柔的办法,再加上当时的大将、铁勒族将领仆固怀恩养寇自重,使得天下各地的藩镇纷纷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