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曹操大军北上吗?(第3页)

 毛玠起身行了个礼:“公达之言有理。袁绍与司空,向来有书信往来,在书信中指使司空做这做那,傲慢得紧,今特意派使者而来,力求司空出兵,以我看,易京之战,袁绍必是损失惨重,大军不能再战,故希望司空出兵,牵制陈炎,待他军力恢复,再攻伐陈炎。如此一来,司空岂不为他人做嫁衣?”

 “今公孙瓒败亡,袁绍声势大涨,待其大军全力攻青州,只怕陈炎难以阻挡,如此对我军不利。故我以为,州牧可派一军,屯于河南或陈留,以牵制袁绍,使其不能攻青州。”

 看来,毛玠对袁绍颇有怨言。这也难怪,袁绍老站在高处,指使曹操干这干那。曹操虽未必会听袁绍的,但袁绍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也让曹操的一些臣子感到不满。

 荀彧沉吟一番,也有了些说法:“陈炎虽弱于袁绍,但他起兵于微末,数年间成长至斯,不可小视,袁绍虽强,但在陈炎面前屡屡铩羽而归,以至于局势反转。以我看,易京之战,袁绍已伤筋动骨,反倒是陈炎,应该损失不大,保存了实力。明年双方大战,谁胜谁负,只怕难料。陈炎乃雄才而得众心,乃司空大敌,司空当谨慎。”

 荀彧看出陈炎的不凡,提醒了曹操,不过,对于当前局面,他却没有提出具体意见。

 董昭也有了些想法:“以我看,司空可增兵东郡。”

 董昭没有长篇大论地分析,而是直接给结论,让曹操感到惊讶:“公仁何意?”

 “明年袁绍与陈炎大战,其战场必是在平原、清河一带,州牧答应陈炎,增兵兖州,陈留最佳,但东郡距离邺城不远,可驻军于酸枣一带,亦能牵制邺城兵力,如此不负陈炎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