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曹操大军北上吗?(第2页)
果然,曹操听了,微微心动,不过,他仍是没有答应:“机伯先生,此事重大,我一时不能做出决定,你先留在许都几天,顺便拜见一下陛下。”
“多谢司空。”
曹操主动提出让伊籍去见刘协,表明他心里可能已经倾向于出兵,伊籍心里感到高兴。
伊籍走后,曹操召集了荀攸、荀彧、董昭、毛玠等几个他信任的臣子,商议此事。
“诸位,数日前,袁绍派来使者令狐邵,称袁绍在易京大获全胜,将攻青州,让我屯重兵于徐州琅琊,以牵制陈炎的军队。我对此本不感兴趣,袁绍攻青州,于我何干?”
原来,袁绍的使者在数天前就见过曹操了,伊籍还是晚了些。
“今陈炎也派来使者,其目的是希望我屯兵于兖州东郡,以牵制邺城兵力,让袁绍不敢施展,看来袁绍和陈炎之间的大战即将爆发。我坐镇中原,是该率军北上,插手其中,还是坐观虎斗?”
曹操把他与接见令狐邵、伊籍的过程详细讲了一遍,众臣沉吟了起来。
片刻之后,荀攸先打破了平静:“易京之战,袁绍吹嘘其功,但只怕其中有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公达此言何解?”
“袁绍击败公孙瓒,自当一鼓作气,率军北上,攻打幽州,但他反而退兵回邺城,如我所料不差,一则他是大军北上,拉长粮道,担心陈炎从渤海断其粮道,二则其大军疲惫,不能再战,故不得不撤退。若如此,则表明陈炎在易京之战中,损失并不大,使得袁绍不得不顾虑。”
“今袁绍大军撤退,又称要攻打青州,让司空屯兵于琅琊,伺机北上。只是,以袁绍的实力,全力攻青州,只怕还不需要司空助阵,想必易京之战,袁绍损兵折将无数,大军一时难以恢复,才会借重我军。至于陈炎,明年他与袁绍之间必大战再起,以他一州的实力,向司空求援,反倒是理所当然之事。”
荀攸话里看似公平地分析了一番,实则暗指袁绍在搞鬼,他已倾向于陈炎。不过,他并没有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