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常山赵子龙(第3页)
“后来,刘玄德又应徐州陶谦所请,去了徐州,正逢曹操攻打徐州,屠戮徐州各郡县,几年下来,徐州如人间炼狱,百姓苦不堪言。此虽非刘玄德之过,但刘玄德对此亦无能为力。”
“子龙曾说,天下战乱,百姓有倒悬之危,然能解百姓之危者,天下寥寥无几,刘玄德以仁义扬名,对此亦是无能为力,恐不能实现子龙之志向。”
赵云曾说,百姓有倒悬之危,自己才想投靠明主。陈炎这番话先是肯定了刘备的仁义之名,又举例说明刘备所为,并不解决赵云口中的“百姓倒悬之危”,以此来否定刘备是明主。
赵云听到陈炎这一番,心里已是反感,他反驳了一句:“此非刘使君之过,刘使君亦只是时运不济而已,他日若刘使君成就大业,必施仁政,届时百姓得福。”
“哈哈哈哈,子龙之言差矣。我据济南后,袁绍亦大军来攻,皆败于我之下,我又收拢百姓,实施屯田之策,使得济南境内黄巾和匪徒绝迹,百姓安全。而后,我击败袁谭,占据齐国、乐安,今又攻占北海、东莱。我同样在诸郡县收拢散落各地的黄巾贼和流民,行屯田之策。”
“用不了一年半载,青州皆稳定,百姓可安心耕种,三五年之后,青州必会慢慢富足起来,成为这乱世中为数不多的乐土。若依子龙所说,我亦只是时运亨通而已?”
“这……”赵云觉得不好反驳起来,他来东平陵一个月了,也见证了济南的民生,确实比其他地方好许多。如果单纯论治理地方,陈炎要比刘备强很多。此刻,他有些动摇了:“州牧所言并非无理,只是……”
“子龙曾率军跟随刘玄德,刘玄德以仁义相待,若我亦以仁义相待子龙,子龙是否亦会为我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