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风光喵力求食

第111章,现场教学(第3页)

 训斥完王学新之后,赵满仓就简单跟郑海超、刘宝婵他们叮嘱了几句,接着就骑上黑马,离开了军都山养殖场。

 每天这么来回奔波,赵满仓也是挺累的。

 提前大半个小时离开军都山养殖场,那么他回到钢铁厂的时候,大概就是下班时间,这样的话,其实也还可以。

 勉勉强强能够接受吧。

 回到护国寺十八号院,林婉已经准备好了晚饭。

 今天是中元节,祭祀什么的,好像并不流行。

 很大概率是因为现在不讲什么封建习俗,除了春节等少部分节日还能够继续存在,其他节日都被取消了。

 当然,类似赵满仓这样,还在过着中元节的家庭,也有不少。

 只是大家都小心翼翼,并没有提什么中元节,更不会燃放鞭炮之类的。

 既然是要过节,所以今天晚上的食物,自然是丰富了不少。

 邻居们倒是没觉得有什么稀奇的,毕竟赵满仓工资高,每天吃点好的,也挺正常的。

 更何况,邻居们也都知道,赵满仓之前去东北的时候,可是猎杀了不少野猪,带回来了不少熏肉。

 就说这些熏肉,都足够赵满仓家吃大半年了。

 家里有好吃的,而且还是肥肥的猪肉,最开心的当然要数林慧君这只小馋猫了。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第二天。

 第二天就是八月三十号了,这是八月份倒数第二天了。

 早上,正当赵满仓正在钢铁厂卫生所给梅夕叶进行现场教学的时候,杨守荣出现在办公室门口,招呼他出来。

 看样子是有事儿找他。

 卫生所门口,杨守荣看向赵满仓道:

 “现在已经八月底了,是不是可以联系一下大兴农场那边,把荷斯坦公牛给运过来,开始给母黄牛配种?”

 杨守荣也不是没事儿干了,而是确实急。

 昨天,又有几位工人找了过来,因为他们家的孩子没有申请到牛奶票,就想跟钢铁厂这边反映一下。

 但快要两万人的钢铁厂,工人数量很多,对牛奶的需求很大。

 偏偏目前饲养室这边仅有三头母黄牛在产奶,产奶量并不大。

 就算产奶量多,仅仅只是三头母黄牛,那也是少得可怜呀。

 所以,听到下面的反馈之后,可把杨守荣给难住了。

 这个时代的很多妇女,营养都不够,坐月子的时候,能够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已经非常富裕了。

 鸡蛋是五毛五分钱十枚,也就是五分五厘钱一枚。

 这个价格并不便宜,也不是大部分家庭都能够吃得起的。

 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劳动力,而且大部分人都只是学徒工或者是一级工人,工资并不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还需要养活一家人,哪有那么容易啊。

 营养不够,自然就导致坐月子的宝妈们根本没有奶,孩子没营养,总不能只喝米汤吧?

 但是,米汤也不便宜啊。

 总之,哪哪儿都不容易。

 “领导,我昨天早上去饲养室逛了一圈,查看过那些母黄牛的情况,讲真的,情况跟之前确实好很多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继续等一等.......”

 赵满仓摇摇头道。

 他现在又没有足够多的经验值,所以如果这个时候开始给十七头母黄牛进行进行配种,讲真的,赵满仓还真不一定能够确保十七头母黄牛都能够配种成功。

 只因为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之前杨守荣他们带回来的那十头母黄牛,并没有完全养好。

 如果无法确保十七头母黄牛都能够成功配种的话,赵满仓自然不想浪费时间。

 再等一等,又何妨呢?

 见赵满仓这么说,杨守荣只好无奈叹气。

 旋即又表示,之前他自己从东北带回来的另外七头母黄牛的话,应该是可以提前配种吧?

 那就分两次咯?

 “行吧,既然这样,那就麻烦领导跟大兴农场那边联系一下咯,到时候我尽量抽时间安排一下。”

 赵满仓迟疑了一下,这才点点头。

 分开两次也好,那他这一次,就不使用经验值了,看看郑大毛和王顺发两人的技术如何。

 实在不行,那就一个月之后,再给那些没有成功配种的母黄牛再配种一次咯。

 反正现在是八月底,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也应该能够知道结果了。

 即便是十月份,京城的气温还不算很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杨守荣离开了,他去联系大兴农场的侯书明了。

 回到卫生所的赵满仓,看到梅夕叶正在接诊一位伤患,不由愣了一下。

 这位伤患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大爷,名叫刘大春,他是因为爬梯子摔倒受伤的。

 为什么要爬梯子?

 因为要打麻雀!!!

 一九五八年这一年,真的发生了很多大事儿,其中打麻雀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影响最大的一项。

 只因为麻雀要偷吃粮食,所以必须得猎杀它们才行。

 除了麻雀之外,还有老鼠、苍蝇和蚊虫,只不过是因为麻雀个头较大,比较明显,也因此,打麻雀这件事的声势最大。

 影响力也是最重的。

 穿越过来的那段时间,赵满仓还是有留意过这件事,只不过,他就只是一位普通的饲养员,并没有参与

过这件事。

 反倒是魏建国、何文浩、冯大年他们这些临时工,那可是没少打麻雀呢。

 只不过,因为打麻雀而把自己摔倒,赵满仓还是第一次见。

 “医生,我这蹆不会真的摔断了吧?我可是因为打麻雀才摔断的腿的......”

 刘大春看到梅夕叶皱眉,顿时慌张了起来。

 他可不是钢铁厂的工人,而是被钢铁厂招聘来打麻雀的临时工。

 工人都是需要争分夺秒地完成生产任务,自然不会去参与打麻雀这样的事情。

 也因此,刘大春根本没办法享受免费的医疗服务。

 既然这样,他当然很担忧啊。

 不仅仅是问诊费用和药费,更是他接下来一段时间还要休息养伤,没有收入的话,日子可是艰难呢。

 梅夕叶并没有回答刘大春的话,而是继续查看对方的伤情。

 这个时候赵满仓已经进来了,梅夕叶顿时见到了主心骨一样,连忙站起来。

 “赵老师,你帮我看看,我有些拿不准.......”

 就在这个时候,门口再次来人了。

 “赵医生在么?赵医生,您在就好了,彭医生找您有紧急事情........”

 来人是郭守纯,协和医院保卫科队长,赵满仓自然认识对方。

 根据郭守纯的叙述,目前协和医院那边遇到了大麻烦,京城电子管厂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意外事故,目前整个协和医院已经人满为患。

 京城电子管厂其实已经将部分受伤人员分流去了北大人民医院、普仁医院、天坛医院、隆福医院、同仁医院等其他医院。

 但重伤的伤员还是直接送来了协和医院这边,只因为协和医院的医术有口皆碑,自然是优先送来这里。

 彭文贤之所以那么着急地让郭守纯跑过来找赵满仓,是因为京城电子管厂好几位受伤的专家都送来了协和医院这边。

 上面已经给明克诚、曲国春等协和医院的院长们下了死命令:必须把这些专家给救回来!

 这是重大外伤,需要立马进行外科手术才行。

 如此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外科医生才行。

 其中的两台外科手术,曲国春、彭文贤他们都认为需要让赵满仓来,才更有把握一些。

 这就是为什么郭守纯会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赵满仓听完之后,也是叹了一口气,想要过悠闲的日子,怎么就这么困难呢?

 上面之所以给明克诚、曲国春他们下达这样的死命令,自然是因为专家太重要了。

 京城电子管厂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意外,其实跟这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

 建国伊始,本来就是起步维艰,旧时的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在一九五四年的时候,毛主席就说过了一段给人印象深刻的话: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作为一五计划里,莫斯科援建的一百五十六项重点工程之一的京城电子管厂,本来就是国内工业发展重点项目之一。

 按理说,这样的重点项目,当然是慎之又慎,断不敢让它出事。

 可是根据墨菲定律,越是害怕什么,越是有可能出现什么。

 京城电子管厂是在一九五六年开始进行试生产,开工第一年由计划亏损单位变为盈利单位。

 到五六年年底,京城电子管厂生产电子管二十二点五万只,实现产值三百五十七点七万元。

 原时空的历史上,开工第三年产量就超过了设计水平的两倍,上交利税上亿元。

 也就是说,在一九五八年快要结束的时候,京城电子管厂就差不多快要达成‘上交利税上亿元’这个目标。

 现如今是一九五八年八月底,距离这个目标,其实已经不远了。

 但如今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全是因为电子管厂第二期在施工过程中导致的意外事故。

 这样的意外事故,直接让好几位专家都因此受伤。

 “小梅,照旧,你先让关医生他们帮忙,我先回城里。”

 赵满仓没办法,但凡有可能的话,他也不想去协和医院,但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梅夕叶点点头,她已经习惯了赵满仓突然被人召唤走这件事,昨天这样,今天也一样。

 反倒是刘大春,整个人都傻了,怎么办?

 钢铁厂医术最厉害的人,自然是赵满仓,这个根本不需要问。

 看工资就知道了呀。

 虽然说章宗熙之前是同仁医院的医生,但他现在都转变为主任了,更多是管理岗位。

 而且,就算是在同仁医院,章宗熙的工资也仅仅只是十一级主治医师的工资水平,比赵满仓还低了一个层级。

 这一点,整个钢铁厂的工人,几乎都知道这件事。

 因此,肯定是找赵医生帮忙看病会更好啊。

 “赵医生,我等您回来再医治吧........”

 听到刘大春的话,正在脱掉白大褂的赵满仓,哭笑不得地回头道:

 “刘大春同志,您现在就去关长春医生那边接受治疗,别耽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