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现场教学(第2页)
饶是如此,都还有两头林麝直接跑出了饲养室。
从这里就可以看到它们这些小家伙们,到底有多么活蹦乱跳了。
驾!
伴随着赵满仓沿着山路蜿蜒,直奔海拔上千米的军都山养殖场而来,听到声响的郑海超他们顿时激动不已。
救星来了!
赵满仓冲进养殖场,跳下马之后,高河已经主动上前把马儿牵去马厩那边了。
通过两道门之后,赵满仓这才终于看到了好几头生病的林麝。
之前赵满仓就一直叮嘱过,就算是已经死亡的林麝,如果他没有在现场的情况下,都不能够带出去这个小院子,防止它们逃跑!
郑海超他们这些人当然会认真执行赵满仓的命令,所以肯定不会带它们离开。
“怎么又多了两头?不是说只有五头林麝生病了么?”
看到小院子里,又多了两头奄奄一息的林麝,赵满仓顿时皱眉不已。
蹲下来查看了一会儿,鲁学国他们也已经将事情陈述清楚了。
昨晚他们都是按时按量喂养,但就是不知道它们怎么就突然生病了。
整个养殖场,那是不可能出现其他外来生物的,比如兔子、老鼠、猫头鹰、黄二仙等野生动物。
因为在当时建设这座养殖场之前,赵满仓就针对养殖场的设计提出了好几点要求。
一个是为了防止林麝逃跑,其二则是防止其他野生动物出现。
所以,整个养殖场周围都有高高的围墙。
而在林麝养殖区域内,连高空都是密密麻麻的铁网,甭说是老鹰了,就算是小鸟儿也不可能从铁网钻进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林麝还能生病,原因是真的很难找出来了。
赵满仓皱眉不已,这三十五头林麝,可是他花了不少经验值,才从东北那边带回来的。
就算是死一两头,他都会非常心痛的。
因此,他只能够小心翼翼地观察每头林麝的情况,然后开始有针对性地治疗。
“你们都睁大眼睛看好了,这是你们最好的学习机会.......”
确定了七头林麝的情况之后,赵满仓就开始准备给它们进行治疗了,同时还不忘进行现场教学。
刘宝婵和袁晓霞她们两人还在半路上,一时半会儿是没办法跟上了。
没办法,谁让赵满仓骑马的速度是七十码,甚至是更快呢?
也就是上山这段山路会慢一点,但速度依然不会降太多,还是保持在了四十多,差不多五十码左右的速度。
黑马是赵满仓以前经常喂养
的马儿。
马儿是精饲料喂养,同样需要非常仔细认真地照顾,所以当时吴华民都是不让郑大毛、李子文和曾童这三位学徒工碰这些马儿的。
由于喂养得好,加上又被赵满仓喂养了好几年,所以黑马很听他的话。
疾驰四十多公里,对马儿的耐性和速度都是极大的挑战。
即便黑马是蒙古马,保持大半个小时的高速带人奔跑,讲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黑马的负担也是极大的。
蒙古马有很强的耐力,能够连续奔跑八个小时,因为蒙古马本身就适应于高原环境,而且它们还能够扛得住酷暑和耐得住严寒等。
所以赵满仓能够很快地来到军都山养殖场,反倒是刘宝婵和袁晓霞,只能慢吞吞地过来了。
就好像她们之前从军都山这边出发的时候,就是由于麦新宝驾驶的汽车,没办法在山路快速行驶。
导致他们从军都山到钢铁厂,足足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
四十多公里的距离,花了一个小时,也就是时速四十多公里。
麦新宝之所以会出现在军都山这边,那是因为他需要给养殖场这边送货。
不管是林麝所需要的食物,还是郑海超他们这些人所需要的蔬菜等,都是需要人运输过来的。
在赵满仓给郑海超、鲁学国他们进行了两场治疗林麝的现场教学之后,刘宝婵跟袁晓霞两人终于是姗姗来迟了。
两人看到赵满仓已经给大家伙完成了两场教学,一时间都大为懊恼,感觉错失了很多。
赵满仓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她们站前面来,这样能够看得更加清楚,也听得更清楚。
总共有三十六人学习,大家围着赵满仓的话,肯定总会有人看不太清楚。
当然,赵满是站在稍微高一点的位置给林麝进行治疗,如此一来,大家都能够看得比较清晰。
“赵组长,为什么要给林麝的眼睛戴上布条呀?”
就在赵满仓继续给下一面这一头林麝进行治疗的时候,袁晓霞突然举手提出了一个问题。
“你们告诉她,为什么!”
赵满仓也没生气,而是让郑海超他们进行解释。
布条是用来蒙住林麝的眼睛和耳朵,让它接收不到外界的信息,就不会那么紧张。
没办法,谁让林麝那么胆小呢?
毕竟现在可是三十多人围着一头林麝呢,它怎么可能不害怕呢?
胆小如鼠的林麝,只要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必然会快速蹦跳离开。
等解释过后,赵满仓这才看着袁晓霞道:
“袁晓霞同志,你可要好好听课,认真学习,这林麝的所有生活习性,一定要熟记在心,而不是单纯只是熟记小册子里面的内容就可以了.......”
“所以,我之前一直强调的事情,你们务必要记在心里.....”
唠叨两句,赵满仓这才开始进行教学。
跟其他饲养员不同,林麝养殖饲养员,务必要懂很多关于林麝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知识,否则的话,遇到类似的情况,直接就抓瞎了。
时间流逝,等赵满仓完成这七头林麝的治疗之后,现场教学也结束了。
这样的现场教学对于刘宝婵他们来说,那都是非常新鲜刺激的。
大家都觉得,这样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不是干巴巴的通过小册子来学习。
中午,赵满仓就在养殖场这边的食堂吃饭了。
下午又继续上课,三十多人对着三十五头林麝,天天研究如何照顾它们。
日常管理部分就已经包括了疾病预防,所以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
疾病预防对于林麝养殖来说,才是重中之重,也是赵满仓讲课过程中,最为细致的一部分。
总之,赵满仓就是需要让他们这三十六位饲养员学徒,全都学会这些知识才行。
但到了下午,距离下班还有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其中一位学徒就突然出现了意外。
准确来说,这位名叫王学新的饲养员学徒,突然就晕倒了。
这是生病了!
赵满仓本来就是医生,瞅见这情况,自然是马上检查王学新的身体状况,同时给对方号脉。
简单检查之后,赵满仓并没有什么发现,要么是很单纯的过度劳累、精神过度紧张或者低血糖等意外小症状,要么就是脑出血等大意外了。
于是他赶紧安排郑海超他们,把王学新抬回宿舍,然后再做更进一步地确诊。
这个时代没有较好的辅助检查工具,还真是麻烦。
就算是赵满仓把自己的中医水平等级再提升,也未必能够检查出王学新这种情况。
更何况,赵满仓现在的经验值并不多。
最近这段时间,经验值一直都是过度使用,他还想赞够一万呢,结果好像不可能啊。
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意外,导致他的经验值一直在一千以下。
真的就好气。
气也没有用,只能慢慢攒了。
本来还想今天早点下班呢,因为今天是中元节。
中元节其实就是七月半,也就是俗称的鬼节。
一般来说,中元节在南方会比较盛行一些,这个节日的习俗就是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上辈子的时候,赵满仓作为南方人,过七月半其实是过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
每到鬼节这一天,都会普遍进行燃放鞭炮,进行简单祭祀。
现在这辈子,他人在北方,那就只能够按照北方的习俗,过七月十五了。
“醒了吧?”
不一会儿,赵满仓终于确定王学新只是简单地神经紧张导致的突然晕厥,加上他本来就是农村来的,中午都没有怎么吃饭,所以才会这样。
所以是轻微低血糖加神经紧张导致的晕厥情况,问题不大。
见王学新已经醒过来了,赵满仓便道:
“刚才听大家说,你中午都没怎么吃饭,你这样可不行啊,我不知道你家里是不是有什么情况,如果你不吃饭,再次出现晕厥的情况,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跟不上我的学习节奏,然后被淘汰去饲养室那边.......”
听到赵满仓这么说,王学新顿时紧张了起来,连连哀求。
赵满仓见状,顿时没好气地说道:
“我没说现在淘汰你,你是听不懂我的话么?”
“从现在开始,你要好好吃饭,努力学习,另外,如果你家里有困难,及时跟我们说,如果我们能够帮得上忙的,肯定会乐意伸出援手,钢铁厂也不会坐视不理的......”
王学新闻言,只是摇摇头,嘴硬地说自己能够解决,就不用麻烦大家了。
很显然,他就是想自己扛。
在五十年代,谁家情况会很好呢?
比如上午接诊的那个张大伟,他家情况就很好么?
然而,即便是张大伟这样的家庭情况,其实已经是很多人的天花板了。
最起码,不少农村家庭就比张大伟要差很多很多。
人多力量大这句话,在如今这个时代是被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他们不仅仅是因为这句话的号召,更是因为他们都有现实需求。
很多农村家庭都是三四个孩子,五六个孩子的家庭最为普遍。
就算是十个孩子的家庭,也同样不少。
在农村,能够经常看到一种现象,那就是他们家的老大已经结婚生子,然后他们自己还生了最小的孩子。
换句话说,他们在当爷爷奶奶的同时,又继续当爸爸妈妈。
属实是过于离谱了。
但这就是农村的现状。
孩子那么多,食物又那么少,根本就不够吃。
王学新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他能够进入林麝养殖场,成为饲养员学徒之一,并不是因为他给吴华民塞钱了,而是因为王学新本来就是初中学历。
并且他本身还有七年的养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