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张青是哭不死的,江东终于投降了(第2页)
孙权坐在榻上一言不发。
张昭又跪在了地上:“主公息怒,老臣……”
孙权摆摆手,示意他不要再说了。
鲁肃道:“主公,江东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有些话不得不说了!”
“说吧!”孙权微微眯上了双眼,对于这一切并不觉得意外。
鲁肃道:“柴桑城肯定守不住,最多一个月百万大军便会围困我秣陵城!”
“嗯!”孙权点头:“子敬可有对策?”
“上策,退往夷洲岛!”鲁肃道:“下策,死守秣陵城!”
孙权摇头:“我的根在江东,哪里走得了?我又不是刘备!”
鲁肃问道:“那主公是要死守秣陵城吗?”
孙权并没有正面回答鲁肃的问题,而是将目光望向了张昭:“师父,现在投降还来得及吗?”
张昭:“这……”
孙权道:“师父是觉得,现在我江东投降,曹操不信吗?”
“是!”张昭点头,深以为然。
这些年,江东屡屡诈降。
早就没有信用可言了。
这个时候投降,曹操又怎么会相信?
孙权道:“但我相信,有师父出马,有张青相助,曹操愿意接纳我江东!”
张昭道:“莫非,主公还要我去见曹操?”
“没错!”孙权点头:“你去见曹操,七日内我军退守柴桑城,其余两路人马亦退回秣陵城,只要曹操能容我江东父老,孙权虽死而无憾!”
“老臣这就动身!”张昭拱手示意,随即快步离开了书房。
见张昭远去,鲁肃开口道:“主公当真要投降吗?”
孙权问道:“除了投降,我江东还有其他的选择吗?”
“置之死地而后生!”鲁肃道:“曹操要灭我江东,我江东亦可舍命拉曹操下马!”
“这话,是大都督说的吧?”孙权道。
“没错!”鲁肃点头。
“嗯!”孙权点头示意。
七日后,甘宁率部撤出柴桑城。
与此同时,周瑜和吕蒙先后领兵退回秣陵城。
江东军所有兵力全部进入城中。
而曹操也从江夏赶到了柴桑城。
安顿好兵马后,立刻召来张青和曹丕。
“见过丞相!”
“见过父亲!”
两人纷纷躬身行礼。
“嗯!”曹操点头,随即招手道:“坐吧!”
两人再次拱手,从旁落座。
曹操道:“江东全线龟缩入秣陵城,孙权写信给我,言明乞降之心,现在张昭就在城中恭候,不知你二人有何看法啊?”
曹丕道:“江东已经没有了回旋的余地,投降倒也在情理之中,而且是张公亲至,应该不会有诈!”
“嗯!”曹操点头,目光望向了张青。
张青却说道:“我和公子的看法截然相反!”
“嗯?”曹操笑了:“乞降的人是你二叔,你连他也不信任吗?”
“我当然信任他!”张青道:“但我不信孙权,更不信周瑜!”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细说!”
张青道:“且不论孙权,周瑜此人性格坚韧不拔,这些年一直和朝廷作对,如今江东军权还都在他手中,若江东投降,他能有什么好下场?对于周瑜而言,活着的意义就是和朝廷对抗,若是投降,他也没有活着的意义了!”
“嗯!”曹操点头:“所言在理啊!”
当年赤壁之战周瑜就杀了朝廷的使者,这笔账曹操没有忘记,曹营文武也都记得。
一旦江东投降,周瑜不会有好下场。
而如今,周瑜仍旧掌控军权,手上至少还有数万兵马。
殊死一搏,反倒是符合周瑜的性格。
唯一的不确定的就是孙权。
如果孙权和周瑜统一战线,那么必定是诈降。
反之,孙权坚决投降,周瑜也未必不会殊死一搏。
“孟义有何对策?”曹操问道。
“将计就计!”张青道:“见招拆招!”
“嗯!”曹操点头:“既如此,你二人代我去见张公吧!”
“遵命!”二人拱手示意,各自退出中军大帐。
两人直奔偏帐见张昭。
三人相互叙礼。
而后,张昭奉上了江东的乞降书。
这一次,江东无条件投降。
并且,孙权还在秣陵城设宴,希望张青和曹操赴宴,当着所有人的面,亲自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