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张青是哭不死的,江东终于投降了
三路曹军讨伐江东,如火如荼。
但三路兵马,都没有太大的进展。
两军陷入了僵持阶段。
在此期间,孙权率江东文武迁往秣陵城。
秣陵城又称石头城。
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自赤壁之战过后,孙权就想把治所迁到秣陵城。
奈何,财政有限,屡屡打败仗。
此事一推再推。
后来更因为孙权被生擒,此事被搁置。
如今,孙权重掌大权,恰逢曹操围攻江东,索性迁都秣陵城。
时间很快来到了九月中旬。
雨季过后,水位不断下降。
江东横在江面上的铁索,逐渐暴露出水面。
曹仁将破敌重任交于曹丕之手。
组织战船、死士,准备猛火油。
九月下旬。
曹军正式发起了总攻。
二十万陆军分别攻取江东山寨。
十万水军顺江而下。
以三十艘战船为先锋,用铁索连在一起,顺江而下。
随着战船被铁索挡住,士兵们纷纷放火燃烧战船。
同时,士兵乘坐小船撤离。
水性好的死士潜入水中,用张青研制的铁钳剪断铁索。
铁索山上,江东大营。
鲁肃看到敌军用火船烧铁索,心凉了一半。
这种情况下,江东军束手无策。
首先无法越过铁索,其次看到战船在燃烧,也无法扑灭战船上的大火。
鲁肃派人潜入水中,阻止曹军剪断铁索。
但这种方法,仍旧无济于事。
江东军水性好,荆州军同样水性好。
双方在水下搏斗。
一旦铁索被剪断,短时间内无法布置。
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江面上的铁索大多被烧断。
水下的铁索也被剪断。
江东铁索横江的奇谋,终于还是被张青所破解。
水路被攻破,江东军自然没有办法继续坚守山寨。
鲁肃同甘宁率军火速退往柴桑城。
随后,三十万曹军顺江而下。
直抵柴桑城。
双方在江面上交战数次。
纵然江东有猛将甘宁,但荆州也有大将文聘。
双方打的昏天暗地。
江东没有兵力优势,战船也不如荆州坚硬。
十月中旬,三十万大军围住了柴桑城。
只在水路上留下了一条缺口。
这对江东来说,已经是生死存亡了。
一旦柴桑城被攻破,曹仁、曹丕率军直取秣陵城。
周瑜和吕蒙两路毫无作用了。
当天夜里,鲁肃乘船前往秣陵城见孙权。
一入吴侯府,就见群臣皆在堂上哭泣。
“我江东铁索横江多年,今日竟被那张青所破,如何能挡得住百万曹军啊?”
“当初就不该放张青离开江东,否则怎会有今日之灾啊?”
“悔之晚矣,悔之晚矣啊!”
“铁索横江之策出于张公之手,事到如今张公也束手无策了!”
“我江东完了,完了啊!”
群臣仰面哭泣,泪水翻腾。
鲁肃呆愣在原地,一时间手足无措。
目光下意识的望向了孙权,以及站在孙权身边的张昭。
张昭大怒,指着众人训斥道:“你等日哭夜哭,能哭死张孟义否?”
群臣缄默不言。
再多的泪水也哭不死张青。
江东的惨败,似乎已经成了定局。
“见过主公!”鲁肃赶忙躬身行礼。
“嗯!”孙权点点头,随即问道:“柴桑城形式如何啊?”
“不容乐观!”鲁肃摇头:“敌军三面围困,柴桑城早晚被攻破!”
“哎!”孙权一声长叹,目光望向了张昭:“师父,张青是你看着长大的,当初铁索横江也是你的策略,如今你真的没有对策吗?”
“呃?”张昭摇摇头:“不瞒主公,当初铁索横江之策非老臣之谋,乃是那张青之策!”
“什么?”孙权震惊无比。
“老臣有罪!”张昭随后便跪在了地上。
堂上文武一片哗然。
谁能想到铁索横江这样的精妙策略,竟然也出自张青之手?
张昭这句话,对江东来说,完全就是杀人诛心。
孙权更是感觉江东的天都塌了。
他一直引以为傲的铁索横江,竟然也是张青的策略?
“成也张青,败也张青啊!”孙权摇头感慨,随后转身离开了正堂。
张昭和鲁肃不约而同的到了后堂,跟着孙权的脚步一同进了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