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马幼常名震刘营,杨主簿人前显圣

 诸葛亮依旧没有言语。

 而马谡则是殷勤的上前给诸葛亮倒茶,而后道:“学生愚钝,还请先生教导!”

 诸葛亮只是挥挥手示意。

 “学生告退!”马谡拱手,快步退出中军大帐。

 诸葛亮端起茶杯,静静的望着茶杯中的茶水,摇了摇头,最终还是放下了。

 如果谋略有层次,马谡在第一层。

 敌进我守,敌退我追。

 这是最基本的战略。

 但诸葛亮和张青的谋略都在第二层。

 敌进我守,敌退我不追。

 因为诸葛亮能料到,曹军的撤退不一定撤退,可能是引蛇出洞。

 如马谡所言,那么麒麟子张青的谋略就在第三层。

 张青预判了他的预判,故意退兵,料他不会追击,从而达成改变战略目标的目的。

 这也是一直以来,诸葛亮屡屡败于张青之手的原因。

 而破解张青的第三层谋略,恰恰是马谡的第一层谋略。

 此时此刻,诸葛亮的脑袋里就如同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其中一个小人告诉他,相信马谡就是重视麒麟子,唯有如此才能跳出思维怪圈。

 另一个小人告诉他,一定要坚持己见,马谡年少不知道麒麟子的恐怖,任何一次冒险都意味着惨败。

 “哎!”诸葛亮一声长叹,不断用力摇晃着手中的羽扇。

 就眼下而言,他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

 唯一能验证马谡说法的,就是半月后曹军是否退兵。

 诸葛亮还在大帐内惆怅时,马谡已经和几位同僚讲述自己和孔明先生的精彩辩论了。

 “幼常真乃奇人也!”

 “当年孔明先生在江东舌战群儒,今日同幼常辩论竟然一言不发,这种事情从未见过啊!”

 “我觉得幼常说的对,孔明先生就是太恐惧麒麟子,这才故步自封了!”

 马谡摆摆手:“诸位言重了,我在孔明先生身边如同是学生,所谓辩论不过是一家之言,先生自有自己的定论!”

 之后的几日里,曹军按部就班的攻城。

 因为诸葛亮提前布局,更有马超和张飞这样的大将守城。

 梓潼关依旧坚如磐石。

 但马谡那句,孔明先生因为恐惧麒麟子而故步自封却在军中流传甚广。

 以至于,马谡之名被许多人得知。

 哪怕是张飞听到这番话,也对马谡的言论多有赞许。

 马谡,如同是刘军中一颗冉冉升起的启明星,照亮了所有人。

 消息很快经校事府传到了梓潼关外的曹军大营。

 张青得了消息,第一时间呈给曹操。

 看过密报后,曹操不禁摇头:“马谡何人?”

 张青道:“荆州有言: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荆州马氏五兄弟早年都投入刘备帐下!”

 “荆州多才俊啊!”曹操不禁感慨。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

 诸侯相互征伐。

 北方百姓亦或是士人大多前往南方。

 刘表治下的荆州,百姓安居乐业。

 还开设了荆州学宫,培养了无数贤才。

 刘表死后,荆州被曹操所得。

 世家大族自然也倒向了曹操。

 但一些名不经传的士子,投曹操无门,只能转投刘备。

 当然,也不排除这些士子是有骨气的可能。

 毕竟,刘备一直以大汉皇叔自居,打的是汉室的旗号。

 而刘表也是汉室宗亲。

 见曹操感慨,张青急忙说道:“根据校事府的记录,马谡此人言过其实,尤其不被刘备所喜,但诸葛亮却很看重他!”

 “哦?”曹操笑了:“这就有意思了!”

 张青道:“丞相应该更相信刘备的眼光吧?”

 “嗯!”曹操点头:“刘备有识人用人之能,这一点,诸葛亮不如刘备!”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张青点头:“如果诸葛亮重用马谡,那我军就有九成胜算了!”

 “哈哈哈!”曹操大笑起来。

 与此同时,远在成都的刘备也收到了兴业将军李严的书信。

 【主上安否?臣李严叩首。】

 【今有一事,扰主上圣听,实因关乎军国大政,不敢不禀。】

 【近闻马谡于军中大放厥词,言孔明先生因畏惧麒麟子张青,故而故步自封,以致累战累败于其手

,且此言论于军伍间流传甚广,诸多将士竟有赞许马谡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