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曹操和荀彧决裂,孙权收降倭奴国(第2页)

 曹植望向了杨修,后者点头:“御史台、尚书台都松口了!”

 曹植闻言,又望向了丁仪:“正礼,是我对不住你啊!”

 “公子言重了!”丁仪拱手道:“这些年,公子厚恩相待,今日甘愿赴死,唯有一事相求!”

 “但说无妨!”曹植点头。

 丁仪道:“我死后,妻女无人照料,还望公子厚待!”

 “嗯!”曹植点头:“汝死后,汝之妻女即吾之妻女,绝不会亏待他们!”

 丁仪闻言,潸然落泪:“公子……”

 “去吧!”曹植挥挥手。

 “是!”丁仪跪地叩首,而后同杨修出了大牢。

 签字画押,而后就被关入大牢。

 罪责皆在丁仪,曹植自然是无罪释放。

 半个多时辰后,满身伤痛的曹植走出了许都大牢。

 上了马车后,曹植道:“德祖,我还有一事不明,这是父亲的命令吗?”

 杨修道:“是丞相的命令,但却是子桓公子在奔走四方!”

 曹植又说道:“此事过后,恐怕我这谏议大夫之职也要被革除了吧?”

 “没错!”杨修点头:“已经革职了!”

 “那你呢?”曹植问道:“曹丕和张青没有为难你吗?”

 杨修沉默不言。

 “说!”曹植道。

 “丞相下令,拆除司马门,我奉诏行事!”杨修说完,将诏书交给了曹植。

 曹植看过诏书后,脸上却露出了笑容:“如此说来,父亲并无责怪我的意思,相反还在袒护我!”

 “算是吧!”杨修点头。

 儿子闯司马门获罪,父亲就拆了司马门。

 显然,这是偏袒,也是向士族示威。

 曹植摇摇头:“可这件事让你来做……”

 “做就做吧!”杨修苦笑道:“对我来说不算什么,杨氏始终站在曹氏这一边!”

 “苦了杨氏啊!”曹植摇头感慨:“速速回府,召集诸位好友,痛饮三百杯!”

 杨修没说话,驾车返回了曹植府上。

 当天晚上,曹植便同旧友饮酒到深夜。

 拿着丞相诏书的杨修,却并没有急着动工拆除司马门,一拖再拖。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

 曹操率文武返回许都。

 杨修火速命人拆除司马门。

 此事惊动了荀彧,亲自带着尚书台的人来到司马门。

 荀攸质问杨修:“谁让你带人拆除司马门的?”

 “丞相啊!”杨修挺起胸膛,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荀彧道:“这是丞相的命令?”

 杨修立刻将诏书交给荀彧拆看。

 荀彧拿过诏书查看,随后大笑起来:“哈哈哈!”

 荀攸也沉默了。

 救了曹植,曹操不罢休,还要拆除司马门。

 这不是示威,已经是向士族开战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荀彧仰天大笑不停。

 “文若何故大笑啊?”曹操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荀彧扭头:“是丞相来了?”

 杨修赶忙拱手行礼:“见过魏公!”

 “嗯!”曹操点头,目光望向了荀彧。

 荀彧道:“我笑杨修无智,若早向丞相请命拆除司马门,何来今日之事啊?”

 曹操道:“文若不愿喊我一声魏公吗?”

 曹操现在是丞相也是魏公。

 旁人无论是喊魏公还是喊丞相,曹操都不在乎。

 荀彧若是喊一声魏公,就说明他向屈服了。

 荀彧摇摇头:“丞相就是丞相,我不认识什么魏公,更不认识什么魏王!”

 封公必定进王,用不了多久曹操就是魏王。

 这一点,人尽皆知。

 曹操摇摇头:“文若,你老了,老了啊!”

 “是啊!”荀彧点头:“老了,老了啊!”

 “规矩是人定的!”曹操道:“今日这司马门拆了,你我可入,百官亦可入,这就是规矩!”

 荀彧没说话,双眼已经通红,忍不住摇头:“丞相不愿回头吗?”

 曹操摇头:“人要向前看,他日再回首时,往事只是追忆!”

 荀彧连连点头,

不再言语,上了马车就离开了皇宫。

 尽管曹操嘴上说不回头,看到荀彧离开皇宫,还是选择了回头。

 只是,马车里的荀彧并没有看到曹操。

 ……

 江东,柴桑城。

 文武齐聚于正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