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曹操和荀彧决裂,孙权收降倭奴国

 次日,曹丕带着张青、蒋干来到御史台。

 御史大夫李固就是荀彧的门生,昨夜就见过了荀攸,早就透过气了。

 双方相互见礼,曹丕便提起了曹植之事。

 李固道:“公子奉丞相之命前来,不知公子准备如何处置此事啊?”

 张青道:“请御史台请奏天子,即刻处斩曹植!”

 “这?”李固摇摇头:“恐怕有些误会啊!”

 “误会?”曹丕不解:“何出此言啊?”

 李固道:“曹植酒醉后不省人事,是宗正丁仪擅闯司马门,至于说敲皇后宫门一事,也是丁仪所为!”

 “是吗?”曹丕好奇:“有证据吗?”

 “有!”李固点头,将司马门守卫和皇后宫女的口供交给曹丕。

 曹丕看过后,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还真是如此啊!”

 张青点头:“如此说来,该杀的丁仪,而非曹植!”

 “没错!”李固点头:“曹植醉酒误事,这谏议大夫一职肯定要革去了!”

 “嗯!”曹丕点头:“妥当,妥当啊!”

 李固道:“不过,丁仪还未抓获……”

 曹丕道:“这件事,就交给校事府吧!”

 “如此甚好!”李固点头。

 随后,曹丕带着张青和蒋干离开了御史台。

 抓丁仪这种事情,无足轻重。

 随便安排校事府的人,就能抓。

 因此,张青和曹丕,采取了绥靖之法。

 直接回到丞相府见杨修。

 四人在堂前各自落座。

 曹丕命人看茶倒水。

 杨修道:“不知子桓公子,来丞相府有何要事啊?”

 曹丕没说话,张青道:“明人不说暗话,子桓公子是来救弟弟的!”

 “哦?”杨修笑了:“是吗?”

 张青道:“奔走尚书台,出入御史府,都是为了救人!”

 杨修问道:“那人救出来了吗?”

 张青道:“还需杨主簿相助!”

 “如何相助?”杨修很镇定,因为他知道,张青能主动找自己,肯定没有好事。

 曹丕挥挥手示意,蒋干将御史台的口供交给杨修。

 杨修看过口供后,脸色骤变:“丁仪?背锅?”

 张青笑了:“杨主簿的意思是,这些事情都是曹植干的?”

 “不不不!”杨修连连摆手:“都是丁仪干的,他让子健背锅而已!”

 “哦!”张青点点头:“原来如此!”

 杨修道:“既然事实清楚,何不抓人啊?”

 曹丕摇摇头:“丁仪是子健的人,这点情面还是要有的!”

 张青道:“就请杨主簿出面,邀丁仪入大牢!”

 “哈哈哈!”杨修笑了:“好,好好好!”

 曹丕又将丞相诏命交给杨修:“这是丞相的诏命,请杨主簿代为执行!”

 “哦?”杨修拿过诏书查看,顿时脸色大变:“拆除司马门?”

 “没错!”曹丕点头。

 杨修道:“让我去?”

 “没错!”曹丕仍旧点头。

 “哈哈哈!”杨修再次大笑起来。

 荀彧妥协,曹植无事,丁仪背锅。

 这些事,是曹丕干的,兄长救弟弟,无话可说。

 可拆除司马门,就是向荀彧乃至士族示威。

 若是曹丕来做,定然遭人非议,但也仅仅是遭人非议,毕竟他是丞相公子。

 可杨修来做,就不是遭人非议,而是要被士族戳脊梁骨了。

 杨氏,名门望族,也算是士族一派。

 杨修虽然进了丞相府任职,但杨氏其他的子弟都在朝中为官。

 杨家,两头下注。

 现在,杨修拿着曹操的诏书,拆了司马门,等于和荀氏决裂,等于彻底倒向曹操。

 杨家在朝中的威望,可不比荀家差多少。

 杀了丁仪不说,还要让杨氏背刺士族。

 杀人又诛心。

 何其的狠毒啊!

 可若不这么做,又无法救曹植。

 杨修,没有选择!

 当天晚上,杨修就带着丁仪来到了许都大牢。

 满宠还是很懂人情世故的,特许三人独处。

 “公子,你如何被折磨成这般模样啊?”

 望见满身鞭痕的曹植,杨修潸然落泪。

 曹

植笑了:“还能是谁?我的好二哥曹丕啊!也不是第一次公报私仇了!”

 丁仪立刻跪在地上:“公子,一切过错皆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