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带投大哥与麒麟子相会,张青开办白酒楼(第2页)

 “退下吧!”曹操挥手示意。

 荀彧和夏侯惇纷纷拱手,一同离开了书房。

 曹丕又说道:“父亲,还有一件事!”

 “何事啊?”曹操问道。

 曹丕道:“江东的岁贡这几日就送到了许都,江东派来的使者是张昭!”

 “哈哈哈!”曹操笑了:“还朝贡呢?首鼠两端的狗东西!”

 赤壁之战后,江东与曹操议和,也就是归顺朝廷。

 按照曹操的要求,向朝廷纳岁贡,将周瑜撤职。

 可现在,孙权用周瑜攻取交州,又发起了五路伐曹之战。

 这就等于两家撕破了脸皮。

 根本没有必要再朝贡了。

 可江东还向朝廷纳岁贡。

 这说明,内部分歧还很大。

 以张昭为首的江东士族显然不愿与朝廷交恶,这才选择继续纳贡。

 江东是既要还要,当婊子还要立牌坊。

 曹操道:“接待江东使者团的事情,就交由校事府!”

 曹丕摇头:“父亲,以往都是由丞相府派人接待使者亦或是朝廷,让校事府接待,恐怕有失礼数……”

 “还跟他讲什么礼数?”曹操道:“还有意义吗?”

 “是!”曹丕拱手,快步退出书房。

 离开丞相府后,便同史阿前往城南红酒楼。

 红酒楼本是高家的产业。

 随着高灵儿母女离开,酒楼也荒废了。

 张青顺势把酒楼盘下。

 将红酒楼更名为白酒楼,转而贩卖白酒。

 白酒对于这个时代的军民来说是从未见过的稀有酒水。

 但对张青来说,制作过程并不复杂。

 准备谷物,制酒曲发酵,蒸馏制酒,勾兑酒水,最后放入地窖酿酒。

 白酒楼门前竖着一块木牌:凡能饮白酒三碗者分文不取。

 饮酒三碗,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不算什么事。

 所以,很多人慕名而至。

 但张青酿造的白酒,度数极高。

 一碗酒水,分两组,价格同样不菲,普通人一碗就醉。

 以至于,酒楼开业两个多月,没有一人能喝上三碗白酒。

 但仍旧有人不断来白酒楼找便宜。

 酒楼除了供应酒水外,还从青楼雇佣了歌姬,每日奏乐起舞。

 很多宾客沉溺在美色和雅乐中,逐渐成为了一种享受。

 白酒楼的宾客络绎不绝,不乏文人雅士。

 曹丕到了白酒楼时,一楼大堂已经没有座位了。

 来到后院时,便看到同伙计一起酿酒的马云禄。

 “麒麟子何在?”曹丕问道。

 马云禄起身,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启禀公子,我家先生在后屋算账呢!”

 “多谢!”曹丕拱手,快步来到后屋。

 此时,张青正在不断扒拉算盘,三个账房先生都恭敬的站在他身后。

 好一阵过后,张青收起了算盘,缓缓道:“这个月还算盈利,以后都按照我教你们的方式记账,来往都需要记账,月底核对账目,所记数目都要采用大写,谨防贪墨!”

 “是,先生!”三个账房先生纷纷点头,眼神里都是对张青的崇敬之色。

 这些账目,让他们核对,至少需要好几日才能算清楚。

 可他们家先生,不到一上午的时间,就把账目算的一清二楚了。

 张青长长的伸了个懒腰,这才注意到曹丕早就到了后屋。

 “公子何时到的?”

 “方才就到了!”曹丕拱手道:“见师父在算账,没有搅扰!”

 “上楼说话!”

 张青和曹丕出了后屋,两人来到顶楼八八八号雅间。

 以数字命名的方式也是白酒楼的特色。

 八八八,发发发。

 意味着大吉大利。

 平时很少对外开放。

 两人落座后,张青便命薛欢派人去准备酒菜。

 张青和曹丕在桌前落座,各满了一小杯白酒。

 “公子,请!”张青端起酒杯示意。

 “师父,请!”曹丕也端起酒杯同张青共饮。

 一杯白酒下肚,曹丕龇牙咧嘴:“师父的白酒清澈如水,入口甘烈,却又回味无穷,现在的生意越来

越好了!”

 “临时起意,等酒楼生意上了正轨,我就不来了!”

 张青之所以开办白酒楼,就是因为当初高灵儿的一句话。

 再者,马云禄也是个闲人,张青索性让她掌管白酒楼,也算是有个营生。

 有事情干了,人就不会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