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带投大哥与麒麟子相会,张青开办白酒楼

 对于曹操而言,若是赤壁之战败了,此后数年内都将无力南下。

 相反,赤壁之战若得胜了,此后数年内足以扫平中原诸侯。

 因此,曹操没有选择强攻江东,反而班师回朝。

 平定西凉,便没有了后顾之忧。

 扫平汉中,则足以震慑益州刘璋。

 而后只需经营好内政,待府库充盈,粮草充沛,便可起百万大军踏平江东,扫灭交州、南中,逼迫刘璋投降,进而一统天下。

 即便孙权和刘备瓜分了交州,曹操也不会觉得意外。

 可现在,孙刘联合刘璋和张鲁,要出五路兵马讨伐他。

 这就让曹操非常恼火了,以至于破口大骂。

 曹丕从地上捡起战报,拍了拍灰尘,又放回到桌案前。

 他已经很久没有看到父亲发这么大的脾气了。

 曹操突然大吼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点没有察觉吗?”

 曹丕的目光在书房内环视,整个房间内只有他和父亲曹操。

 “看什么看?”曹操问道。

 曹丕摇摇头:“回父亲的话,江东以开荒的名义派私兵抵达交州边界,而领兵的人正是周瑜,接连攻下了南海、苍梧、合浦三城,士燮想要与周瑜决战时,刘备率大军围困交趾城,整个交州毫无抵抗之力!”

 曹操道:“你的意思是,孙刘先游说刘璋、张鲁,而后讨伐交州?”

 “对!”曹丕点头:“交州刚被攻破,五路讨伐父亲的事情传遍中原,因此孙刘应该是早有预谋!”

 这时,书房外传来了许褚的声音:“丞相,荀彧、夏侯惇求见!”

 “入内!”曹操道。

 “喏!”许褚推开房门。

 夏侯惇和荀彧快步入内。

 “见过丞相!”两人纷纷拱手行礼。

 曹操点头,随即问道:“五路伐我一事,你二人可知晓?”

 荀彧拱手道:“正为此事而来!”

 “是!”夏侯惇点头。

 曹操道:“粮草筹措的如何了?”

 荀彧摇头:“北方欠收,朝廷连年征战,如今是可守不可攻!”

 朝廷虽有百万大军,但所需粮草数目同样不可估量。

 赤壁一战,几乎把荆州的府库和存粮消耗的差不多了。

 渭南一战,朝廷所消耗的物资多不胜数。

 曹操的政策是以治理北方为主,同时疏通南方运河,为日后粮草转运做准备。

 他不可能学习孙刘那般压榨军民。

 想要调集百万大军攻灭孙刘,至少需要两三年时间做好充足准备。

 而孙刘就是盯准了这一点。

 他们知道曹操不敢擅开大战,才敢搞出五路伐曹之事。

 曹操若要强攻,必定劳民伤财,甚至会伤及国本。

 因此,和孙刘只能打局部战争。

 曹操道:“加紧筹措粮草!”

 “谨遵丞相之命!”荀彧拱手示意。

 曹操又对夏侯惇说道:“调五万兵马入长安城,谨防马超偷袭!”

 “是!”夏侯惇抱拳。

 渭南一战,基本平定了马超和韩遂。

 以杨秋为首的西凉七将,也归顺了朝廷。

 阎行也率韩遂旧部,并入主力军。

 但曹操很清楚,杨秋等西凉军将终究不是嫡系。

 一旦他率大军南下,降而复叛之事很有可能发生。

 夏侯渊手上没有重兵,便无法震慑西凉,更无法抵御马超的偷袭。

 大军班师前,夏侯渊手上有三万兵马,再增兵五万,就有八万兵马。

 足以镇住西凉宵小之辈,抵御马超。

 曹操又说道:“命于禁、徐晃领五万兵马前往上庸城,防备益州!”

 “是!”夏侯惇再次点头。

 曹操继续道:“传令荆州、合肥守将,坚守城池,无我明令,来年不得进攻!”

 “是!”夏侯惇继续点头。

 五路伐曹,无非就是马超出汉中取长安城。

 夏侯渊手握八万兵马,足以抵挡。

 刘璋则不需要太多的忧虑,派于禁和徐晃领五万兵马驻守上庸城足够了。

 淮南合肥城,现在是一座坚城,只守不攻,江东占不到便宜。

 荆州有曹洪、曹仁和蔡瑁、张允,短时间内不会出事。

 若来年刘备和孙权一起攻打荆南,曹操立刻提兵南下。

 这一战,不光要击退孙刘,还要夺下交州,再次撕裂孙刘联盟。

 不然,后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