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淮海战役尾声(第2页)

虽然初期华东野战军仅能派出七个纵队牵制杜光亭兵团,鉴于任务艰巨,兵力略显不足。

但随着各个战区的作战任务完成,局势逐渐明朗,负责牵制任务的解放军成功等来了各军区的援兵。

而这三十万国军也最终被解放军团团包围在了永城东北的陈官庄、青龙集这样基本无险可守的野地。

合围一旦完成,纵使这股国军有三十万之巨,也注定难逃被歼灭的命运。

从1948年12月20日开始,陈官庄地区便陷入风雪交加的严寒天气。

大雪切断了国民党本就杯水车薪的空投补给渠道。

而跟随杜光亭集团一起撤离徐州的,还有地方官员、资本家、地主,甚至还有被裹挟的学生。

远远超过三十万数量的人员,挤在这么一片狭小地方,其每天的基本粮食消耗都是一笔庞大数字。

一大群毫无战意的国军与各个阶级的人,为了生存俨然将这里变成了一个集市。

只要你有吃的、穿的,那么就可以换取任何别人有而你想要的东西。

有钱人的金银细软、富太太的首饰、地主的地契……

因为地方太小,人员太多,能用来取暖做饭的树和草都被烧完了以后,甚至于当地百姓的祖坟棺材板,都被挖出来当柴烧。

当然在这里能烧的棺材板也是一种资源,也能被这些人拿来卖。

被裹挟而来的女学生们,在这里也被以“随军护士”的名义,被迫成为了那些军官们的临时“姨太太”。

为了活命,首先被杀的是那些战马。

为数不多的战马哪怕被吃干抹净,骨头都被敲碎吃掉骨髓,也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到后来是皮带、草根、树皮……

许许多多的国军和被裹挟的人,他们不是战死的,都是被冻死的、饿死的,僵硬的尸骸遍布在白雪皑皑的大地。

极端饥饿的绝境之下,解放军热腾腾的包子就是招降的最好武器。

树立在包围圈四周的战场广播,没日没夜地告诉对面的国军将士,他们坚守必死的下场和活命的唯一出路。

解放军攻心战最标志的一句就是:“白白送死不值得,快快过来是生路。”

在热腾腾的肉包子诱惑与为求活命的本能之下,趁夜偷偷爬到解放军阵地投降的比比皆是。

甚至是成建制的投诚也屡见不鲜。

淮海战役发展到这里,解放军已经胜券在握,但之所以选择围而不攻,放眼全局的解放军有更多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