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大决战(一)(第2页)
但问题是,怎么打?
当时国民党在东北三座重镇的位置排列是,长春最靠北,沈阳居中,锦州位处东北西南,三座重镇的态势以一条斜直的线彼此相隔平均三百多公里左右。
作为解放军东北战场主帅的林彪态度是,从北向南压着打,先打长春,再打沈阳,一路南下循序渐进吃掉锦州。
但毛泽东的建议是,搁置长春、沈阳先打锦州,夺取锦州后便可断绝长春、沈阳与国民党在华北的联系和陆上支援。
届时屯聚长春、沈阳的五十五万国民党军就只能坐以待毙,最后关门打狗一举占领整个东北,绝境之下也是敌军心理防线崩塌最重要打也最容易招降的。
除了攻打锦州时解放军注定要面临的巨大压力外,这种打法也是整体代价最小的。
可是在两种不同的战略决策上,主席与林彪罕见出现了争议。
按林彪的打法,集结主力攻打长春后,国民党军一定会边打边跑,搞不好五十五万国军能跑掉一大半。
虽然从结果上也可以稳步夺取三座重镇,可与消灭敌军大量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明显相背,也会浪费了这一次好不容易才形成的区域优势。
此后再南下作战,就会形成与保存了力量的国军南北对峙的局面,国军也不必再担心腹背受敌,可以放心集结兵力于一线。
但是作为当初带着十万人进东北,短短两年时间不仅占领除三镇外的东北全境,还将队伍壮大到一百二十万人的林彪,也必定是有自己的考量才会与主席持相反意见,制定从北向南的战略计划。
他不敢绕过长春、沈阳直接围攻锦州,就是担心大部队过去以后,在长春、沈阳的敌人会切断大军的补给线和退路。
那时华北地区的国军再来支援,围攻锦州的大军就将面对敌军的三面夹击,原本优势的战局就会极速恶化。
率先围攻锦州的战略就会显得过于危险,冒进。
而且在林彪看来,包围长春时,那沈阳的卫立煌一定得派兵来解围。
那时同样能够引蛇出洞,让敌人主动钻出龟壳,发挥出解放军的野战优势,趁机达到消耗敌军大量有生力量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