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解放战争(一)

【重庆谈判期间,国民党为争取谈判有利条件,于1945年9月10日至10月12日,派遣晋系旧军阀出身的国民党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向在长治地区(古称上党郡)的解放区进攻。

 共产党领导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奋起反击,经过激烈战斗,共歼灭阎锡山部队三万五余人,取得了上党战役的胜利。

 国民党偷鸡不成蚀把米,不仅背负上了破坏和平谈判的骂名,还反倒让共产党占据了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1945年10月24日至11月2日。

 《双十协定》刚刚签订不久,国民党便立即开始为不久后的全面反共做前置准备。

 妄图占领邯郸,打通平汉线,进而实现分割解放区、抢夺战略要地的目的。

 晋冀鲁豫军区的共产党部队进行坚决反击。

 此役不仅毙伤国民党军三千余人,俘虏一万七余人,还成功争取到此次邯郸战役国民党指挥军官高树勋的率部起义。

 邯郸战役的胜利对阻止国民党军北进起到关键作用。

 虽然从表象上来说,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已经是国共之间自抗日战争结束后内战的开始。

 但是从这两场战役的本质目的来说,尚未形成全面内战的明确战略决策。

 比如上党战役是为了争夺谈判筹码。

 邯郸战役是希望通过有限的军事压迫实现利益诉求,国民党内部依然在是否发动内战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这两场战役的规模都远称不上全面战争不打则已一打就是倾尽全力的规模。

 在双方摩擦不断的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在抗战胜利后通过积极巩固和发展而迅速扩大。

 一方面是因为日军投降后,共产党军队迅速收复了大量被日军占领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

 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大规模土地改革措施,将以往人口占少数的地主、富农占有的大量土地分发给广大贫雇农,使他们在生产资料层面真正脱离了被剥削者身份,极大激发了广大农民的政治热情与生产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