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解放战争背景(二)

【苏联与中国共产党的联系比美国与国民党之间的联系发生地更早一些。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时,由于其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与苏俄和共产国际所倡导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理念相契合。

 苏联便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成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重要力量,当然最重要的也是期望这支力量能在中国为其创造利益。

 因此开始加强对中国共产党在理论、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不过这一时期的支撑并不多。

 当中国共产党发动了武装斗争对抗反革命政府时,也就是红军时期,苏联便对中国红军进行了物资援助。

 但由于地理距离较远、国民党的封锁等因素,物资援助很难直接到达红军手中。

 而且当时苏联的战略重点主要在欧洲和其周边地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力量给予援助不是其优先考虑的事务。

 所以这时的援助依然较少,仅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共产国际曾设法通过秘密渠道为红军提供少量物资,如电台设备等,用于通讯联络。

 到了1937年抗日时期,日本侵略者势力的扩张影响到了苏联在远东的利益与稳定,这为苏联援华抗日奠定了政治基础。

 苏联向中国提供的第一批飞机和军火物资陆续运到中国,但这里指的中国还包括了国民党。

 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援助辗转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

 因为当时主要正面对抗日本的,依然是占据大量领土与势力的国民党。

 而到了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始了争夺中国的最后阶段时,按理与中国共产党同一阵线的苏联,反倒不支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开启全面战争。

 因为国与国之间的本质,始终都是利益。

 哪怕此前苏联援助中国共产党,也并非完全出自共产主义联合无私援助,从始至终所有国家的一切行事动机都与利益紧密联合。

 而之所以不支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爆发全面战争,是因为当时苏联与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