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二战天平的倾斜

“不做亡国奴,以血肉之躯筑长城……那时的后世子孙们是处在何种艰难之下……”

 “向着炮火冲锋,天幕中那些战场上的炮火覆盖那般骇人,可这段词写的却是实情,那是何等决绝……”

 “忘战必危,好战必亡,以这段词做国歌,人人都会唱……数千年了,团结二字得来的却是这般沉重,若是能更早一些到来,哪怕只是从明末开始,一切都会截然不同的。”

 “我华夏历朝历代诗词歌赋浩若烟海,却没有哪一朝能有如此一首勉人激励发人深省,全天下都会唱的国歌,我朝也该有这么一首国歌了。”

 “何必曲径通幽?这不就是现成的吗?全天下都看着天幕,都听到了这首歌,既能以此歌的由来叫人记住天幕的历史,又能让人不忘此歌中艰难如何由来。

 不论再过多少年太平安康的日子,只要百姓们还会唱这歌,我华夏再遇难处,此歌一出必是一呼千百应。

 怕是再作别的词天下人还不买账呢,也未必能写出更好的,那它就该是我华夏的国歌。”

 ……

 除了古人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议论感慨,最是动容至深,泪流满面的,还是正处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军民们。

 他们的巨大牺牲和承受的苦难,让他们比任何时期的人们都更渴望一个强大且爱民的国家。

 而将来的这个国家,会以国歌的形式让后世的每个中国人记住这段历史,记住他们今天付出的一切所铸就的后世中国……

 【百团大战后,日军为打通平汉铁路南段线,解除中国军队对河南信阳的威胁,于1941年1月向豫南地区发动进攻。

 驻守此处的第五战区国军将士,利用诱敌深入的战术重创日军。

 豫南会战毙伤日军九千余人,逼迫日军后撤,此次会战中国军队取得胜利。

 同年3月,日军为解除国军对南昌和武汉的威胁,又发兵向江西上高地区突袭,又被中国军队重创。

 上高会战,日军第三十四师团几乎被全歼,毙伤日军达两万四千余人,被俘七十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