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甲午战争(第2页)

 反观日本方面,除了吉野舰中弹三发,秋津洲舰被跳弹两发击中外,整个舰队无一损失。

 甚至日方连一个水兵都没有死,仅有数人鼓膜被震伤,或开炮时被烫伤,但这些人员受伤均非清朝舰队所致,而是日本水兵自己开炮时导致的。

 可见清朝水师战斗力和武器装备差到了何种地步。

 丰岛海战后,8月1日清日两国正式爆发大规模海战。

 9月17日,黄海海战爆发,北洋水师与日本联合舰队激战五个多小时。

 按理双方舰队总吨位相差并不算太大,就算一方落败,另一方也理应受到重创。

 但是清朝的腐朽连累的北洋水师连最基本的枪炮都出现了极其严重的问题。

 由于清朝军工体系腐败、管理混乱,炮弹生产工艺粗糙,有的炮弹尺寸不合炮膛,导致发射时出现卡壳、炸膛等故障。

 并且北洋水师的炮弹有不少是落后的实心弹,这类炮弹不会爆炸,只能依靠冲击力杀伤目标,与日军的开花弹相比威力严重不足。

 但如果大炮还能用也就算了,最过分的是清朝军工在自制弹药过程中,不择手段为了捞油水,不仅偷工减料,甚至往炮弹和火药里被掺入沙子增重。

 严重影响枪炮正常使用,使得战场上火力输出严重不足,打出去的炮弹也没有足够的威力。

 这让北洋水师被动至极,硬生生挨着炮击却无法有效还击。

 最终北洋舰队沉毁5舰,伤4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等爱国将领在气愤中壮烈殉国。

 日本舰队虽有受创,但无一艘沉毁。

 此战后黄海制海权彻底落入日本舰队之手。

 此后日本陆军在海军配合下,从鸭绿江江防清军防线左翼叆河一带突破,先后夺取连山关、金州、大连湾等军事要地 。

 后又登陆威海卫,由于李鸿章为保留自身实力,选择保船避战求和的策略,使得威海卫最终失守。

 北洋舰队也困守刘公岛,最终被日军包围全军覆没。

 日军还在旅顺制造了大屠杀,全城两万余居民被屠杀殆尽。

 此时日军虽然接连取得大胜,但国土面积小,物资、财政和生产能力跟不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