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太平天国运动(一)(第3页)

 仅江苏和安徽的赋税就占到此前清朝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 。

 此外,受太平天国运动影响,全国多地还爆发了其它农民起义。

 如安徽河南的捻军起义。

 广东、广西的大成国起义。

 云南的杜文秀起义。

 上海的小刀会起义等。

 这些起义军在名义上奉太平天国为主,有的还接受其册封、配合军事行动,使太平天国的影响力波及十几个省。

 从这个角度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可谓横扫清朝半壁江山。

 但太平天国的内部问题也极为严重。

 其一便是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争权夺利。

 他们的排外思想,使得有能力有远见的知识阶级难以为他们助力。

 以农民为主的领导层和将领,难有政治远见和真正所需的才能。

 其二,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政权逐渐封建化。

 洪秀全贪图享乐,生活奢华,各级官员纷纷效仿,如大兴土木建造天王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并搜刮钱财充盈天王府。

 这违背了太平天国初期的平等理念,逐渐失去了民众的支持。

 其三,宗教局限性。

 太平天国以拜上帝教为组织和动员群众的工具,但拜上帝教是对基督教的改造,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极大,难以获得广泛认同。

 且后期教义解释混乱,怎么对自己有利就怎么增加和改变教义,内部农民军很快出现信仰危机。

 诸多根本上的内部问题,使得占据如此优势的太平天国最终会惨败被消灭。

 在之后太平天国派兵挺进华北、企图攻取北京的一次草率战略行动后,太平天国逐渐走向衰落。

 他们只知一味北伐深入,势要打下北京屠尽满清朝廷,可却连稳固后方保证自己的足够补给与生产基本盘都不够深刻认识。

 尽管初期取得一些胜利,但最终在清军优势兵力围剿下全军覆没,消耗大量精锐力量。

 而其中平定太平天国的主力,则是曾国藩领导的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