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太平天国运动(一)(第2页)
清朝也在此后不久开启了他的严重内患。
1843年,洪秀全与冯云山、洪仁玕在家乡广东花县建立拜上帝会,自称上帝之子,并称呼上帝为天父、耶稣为天兄。
洪秀全的教会经过数年发展,于1851年正式发动金田起义反抗清朝统治。
当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3月称“天王”。
他们效仿元末红巾军,人人皆戴红头巾,宣扬人人平等,以上帝下凡解救苍生为名鼓动百姓。
如“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
苦大清久矣的百姓,如同干柴火油,一遇星星之火便迅速燃起燎原之势。
同年9月,太平军攻占永安。
12月在此封东、南、西、北、翼王,建立太平天国基本制度。
此后太平军一路北上,攻陷重镇南京,就此改南京为天京定都于此,随后派军攻占镇江、扬州,给清朝统治带来沉重打击。
他们为获得百姓信任,每到一个地方就杀光当地的乡绅地主,分发搜刮而来的钱财、粮食和土地。
遵从“耕者有其田”的政策,使得大量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受益。
但这其中怨杀的无辜也非常多。
例如太平军将领为了快速征集物资或者出于对地主阶层的报复心理,可能会不加甄别地对待当地的地主乡绅群体。
只要家中有一定的田产财货,便又可能被劫掠和杀害,却不加分辨有产阶级中是否皆是剥削阶级,或是否也愿意真心反清。
不够长远和完善的军政体系,以及不知求同存异的排外思想,让广大且有能力的有产阶级无法并入进来,也给后来的太平天国覆灭埋下了隐患。
总结就是没有参悟出“要把敌人弄得少少的,要把朋友弄得多多的”这一至理。
1856年时,太平天国的势力达到巅峰,疆域涵盖江西全省、浙江全省、安徽和江苏南部,以及湖北东部,总面积大约40万平方公里。
所占据的地方是长江中下游的大片繁华地区,如武汉三镇、九江、安庆、南京、庐州(合肥)、扬州、苏州、杭州等重要城市,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是晚清时期的财富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