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3页)

 向全世界暴露可被任人宰割的清朝,不仅要在世界列强后续的分割蚕食下走向灭亡,还要将四亿百姓一并拖入悲惨黑暗的深渊。

 因为清朝的军政腐败不堪,即便坐拥每年四千万两白银财政收入,也无法有效地将财政下发到实处。

 明知军队废驰已经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但军饷发放、军械制造、修筑工事等开支就如同无底洞一般掏空了清朝。

 正因国库空虚,清政府在《南京条约》签订后,为支付2100万银元的赔款,不得不向百姓大肆搜刮,通过增加赋税、摊派赔款等方式,将负担转嫁到百姓身上,导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

 百姓困苦,生产、发展遭到破坏,创造不出新的经济增长,百姓能被搜刮的财富越来越少,清朝就这样陷入死循环,未来将注定被自己亲手推着走向灭亡。】

 朱棣既气愤又矛盾地咬牙切齿。

 气愤于他大明现如今的火器和各项科技就已经领先于全世界,火药更是华夏文明发明的。

 可清朝为了打压汉人,生生就遏制着火器几百年都没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迂腐的清朝拿着大把的钱不去发展军备科技和工业,到头来却以赔款的形式白白送给了外敌,资助着他们将来发展出更强大的军力再继续割他清朝的肉。

 他清朝当权者只要不亡国,再惨都惨不到哪去,依然可以锦衣玉食,到头来还是百姓承担了一切。

 朱棣当然希望清朝灭亡,但最好的方式是清朝在发展出足够先进的火器,给予了汉人足以自保的武力后,再被汉人子孙们推翻,如此才能避免被外敌趁机瓜分,后世新建立的国家也能更加从容的追赶科技和工业,重新回到时世界巅峰。

 不愿看到是,国家被外敌分食到只剩躯壳后,汉人子孙们再完成改朝换代。

 那样再想从头东山再起可真就千难万难了。

 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却是最大的。

 后世的复兴被天幕多次提及是千难万险,怕结果真的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