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2页)
说好听点是谈判,直接点就是清政府破财消灾,花钱买安逸。
英军抵达天津威胁北京后,道光帝派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前往天津与英军谈判。
琦善向英军保证,只要英军退回广东,清政府将严惩林则徐等主战派,并对英方提出的要求进行商讨,英军遂南撤至广东。
道光帝也随之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
但是彻底暴露自身无能至极的清朝,又岂能在世代强盗的英国面前如愿享受安逸。
1841年1月,增兵后的英军突然进攻虎门的大角、沙角炮台,清军副将陈连升父子等英勇抵抗,最终壮烈牺牲,炮台失陷。
琦善被迫与英军签订《穿鼻草约》。
将香港本岛及港口割让给英国。
赔偿英国600万银元,其中100万立即支付,余数按年平均支付,至1846年付清。
同时被迫开放广州贸易,让英国鸦片可以继续流入清朝。
但该草约未经清政府批准,不具有法律效力。
道光帝得知英军违约攻占大角、沙角炮台,且琦善擅自割让香港岛后,决定对英宣战,派奕山为靖逆将军,赴广东作战。
5月,英军进攻广州,奕山战败,清朝最终还是被迫签订《广州和约》,向英军支付赎城费600万银元。
1841年8月,尝到甜头的英军继续扩大侵略战争。
先后攻占厦门、定海、镇海、宁波等地。
1842年6月,英军进攻吴淞口,江南提督陈化成战死。
此后,英军相继占领上海、镇江等地,兵临南京城下。
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内容包括清朝政府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英商及其家属可自由居住。
并割让香港给英国,英国可在岛上设立办事机构并进行立法治理。
同时向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其中600万银元赔偿被焚鸦片,1200万银元赔偿英国军费,300万银元偿还商人债务,分4年交纳清楚,若未能按期交足,每年百元应加利息5银元。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英国的大获全胜宣告结束。
清朝就此开启了割地赔款的先例。
但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开始。